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海“三抱咸鳓鱼”

宁海,有一道传统海产品名菜——“三抱咸鳓鱼”,其历史悠久。《宁海县商业志》的1990年版,有相关记载。这道菜不仅是宁海的地方特色名菜,在甬、杭、沪等城市也是传统佳肴,名气响亮。

鳓鱼,一种生活在暖水近海的鱼类,肉质鲜美,口感细腻且营养价值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及:“鳓鱼,鱼腹有硬刺勒人,故名。”鳓鱼捕获后的处理十分独特,不破肚皮不刮鳞,直接以海盐腌制压实。

腌制过程中,强蛟一带的渔民们展现出了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他们用步兵刺刀样的竹签精准地穿过鳓鱼鳃的下部位,直达鱼腹深处的“拉尿孔”,拔出竹签后,小心地将食盐填入鱼腹,确保渗透,使鱼肉更加紧实鲜美。腌制后的鳓鱼被整齐地放入大缸中,层鱼层盐以重石压实,进行家庭式的大规模腌制。

“三抱”之名,源于其独特的腌制工艺。每隔一周或十来天,渔民们会将鳓鱼翻转并重新腌制到另一个大缸之中,这样的过程要重复三次。这一步骤不仅让鱼体充分吸收盐份,排出多余的水分,还使鱼肉逐渐转变为诱人的红色,散发出独特的酱香风味。因此,“三抱咸鳓鱼”被誉为“酱香型咸鳓鱼”,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因村落不同,时代不同,有些地方二抱就在船上抱好了)

“三抱咸鳓鱼”除了单独食用,还可以与炖蛋、炖肉饼等食材搭配,呈现出丰富的口感层次。而鳓鱼的鱼鳞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其独特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腌制过程中析出的卤水同样珍贵。初期的淡卤经过加热浓缩后,变成香气四溢的咸鳓鱼卤。这卤水与咸鳓鱼一样,都是珍贵的贸易商品,可以与邻村进行物资交换,比如可以用来兑米兑西瓜,兑柴兑咸笋等等。此外,咸鳓鱼卤还可以作为调味品使用,加入少许花椒浸渍白斩鸡、白切肉,或是调入汤羹之中,其独特风味远胜普通酱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美味的“三抱咸鳓鱼”已逐渐淡出人们的餐桌,成为深藏于乡人味蕾记忆中的珍贵佳肴。一道“三抱咸鳓鱼”,几句“咸话”,正是这些“咸话”,才构成了宁海人海五海六的生活。

感谢由一兵先生提供上述史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整理:水东居士

□ 资料:由一兵

□ 排版 :水东居士

□ 审核:天姥老人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