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一天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这一位伟大领袖的离世,几乎震动了整个地球。而在地球的另一边,张国焘这个曾经的一大主席,后来的“反共”特务也在加拿大听说了这个消息。

在记者对张国焘的采访中,他对毛主席的离世,用十个字总结了自己与毛主席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

张国焘究竟说了什么?曾经一大主席的他又为何背叛了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国焘

北京大学毕业的张国焘,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了,是革命前辈李大钊同志最为得意的门生之一。

张国焘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是在1918年。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毛主席来到北京,在李大钊的安排之下,成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帮助李大钊处理日常的事务。

那时的毛主席是个穷学生,还没有接触到马列主义的,只是一味在追寻救国真理的道路上奔波。

如果不是李大钊对他的帮助,毛主席在短时间内,可能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毛主席

正是靠着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毛主席每个月能获得8块大洋的收入,这才有时间继续学习。

张国焘作为李大钊得意门生的,就在这个时候与毛主席见面了。

与需要打工才能维持生活和学习的毛主席相比,张国焘可以说是天之骄子了。

目空一切的他,也在图书馆见过几次毛主席。

不过从李大钊口中,张国焘知道毛主席只是一个湖南农村过来的学生,所以一直都看不上毛主席,从没与毛主席搭过话。

直到有一天,张国焘来图书馆找李大钊寒暄时,碰巧毛主席向李大钊请教,两人这才正式地见了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钊

当时张国焘和毛主席都是李大钊非常欣赏的年轻人,所以他作为中间人引荐了二人。

不过李大钊的好心,却让张国焘颇为不满,他不理解李大钊为什么会对一个图书馆帮工这么热情,他甚至觉得毛主席是拍了李大钊的马屁才得到了重视。

张国焘愈发瞧不上毛主席,尤其是在毛主席开口之后,那一嘴的湖南口语让张国焘忍不住皱眉。

毛主席看出了张国焘对他的不耐烦,也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那时候的毛主席还只是个无名之辈,在尽可能礼貌地向张国焘表示善意之后,毛主席便去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这一次不愉快的见面之后,张国焘本以为自己不会再见到毛主席了。

却想不到在1920年,张国焘因为建党工作去上海时,他又从另一位伟大的革命前辈口中听到了毛主席的名字,那便是陈独秀。

当时毛主席用很短的时间,在湖南一带建立起了共产主义小组。

所以陈独秀对这个曾经的穷学生很是推崇,还说要引荐同样作为年青一代代表的张国焘和毛主席见一次面。

正是陈独秀的夸赞,让张国焘对毛主席产生了改观,次年的中共一大中,张国焘向毛主席表示了善意,积极热情地招呼毛主席。

而毛主席也不计前嫌,两人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一同讨论建党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独秀

此时的张国焘在年青一代中,地位高过毛主席,他表达的善意,只是因为李大钊和陈独秀对毛主席的特殊关照而已。

他真正对毛主席产生改观时,还是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

当时会议内容的重点在与中共合作,张国焘对此表示十分反对,暂时远离了权利的中心。

而反观毛主席提出的农民运动相关的想法,却得到了一众革命前辈的赞同。

在这件事情上,虽然张国焘没有得到认可,但是后续毛主席的一系列手段,也是让他由衷赞叹,并因此而对毛主席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三大

在中共三大结束之后的数年间,毛主席与张国焘几乎一直在一起共事,两人曾因为国民党蒋先云的投诚而大打出手,也曾在蒋先云牺牲之后彻夜长谈。

不管怎么说,在此后的四年间,他们二人成为了朝夕相处的好友,一直到1927年7月,张国焘准备动身前往南昌的时候,两人才分别。

此后,张国焘在全国各地执行建党任务,而毛主席也同样组织了秋收起义。

一直到八年之后长征顺利结束,率领着红四军的张国焘,和率领着红一军的毛主席才在夹金山下会面。

这一次阔别八年之久的相见,两人心里都颇为激动,当张国焘见到毛主席时,兴奋地翻身下马几个箭步冲到了毛主席的面前,狠狠的与毛主席相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收起义

“润之你辛苦了!”

“张国焘同志,咱们总算是聚在一起了!”

这天晚上,毛主席和张国焘把酒言欢,畅所欲言地聊着这八年的经历,好一副融洽和谐的局面。

可是没过几天,张国焘便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产生了矛盾。

毛主席主张大军北上继续发展,而张国焘则想要挥师南下与国民党决战。

可是张国焘压根没有想清楚,当时的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他的主张无疑是带着大家送死。

所以大多数中共领导都支持毛主席,这让张国焘感到异常的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张国焘

为此他干脆地说道:“那就你们跟着毛泽东北上,我带着红四军南下!”

这话一出,大家都听出来了,张国焘这不是在与毛主席商量,而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

所以原本支持张国焘的一些人,都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反对,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北上。

这一次大家反对的张国焘,便在私底下四处宣扬“北上是当逃兵”,还说红一军不过一万的兵力,也没什么武器装备,意图拉更多的人跟自己一起南下。

无奈之下,毛主席等领导决定将红一军与红四军混编,并分成了两个队伍,张国焘带领人数较少的左路队伍南下,而毛主席则带领剩下的主力北上继续积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眼光毒辣,南下的张国焘,没过几天便受到了川军的阻击被打得落荒而逃,重新来到了延安。

可此时此刻,组织已经对张国焘完全失去了信任。

1937年的延安,诸多领导要求审判张国焘,清算他在夹金山上的罪行。

对此毛主席表示了反对,他认为张国焘只是一时冲动,只要知错改错,还是共产党的好同志。

因为毛主席的深明大义,张国焘也认清了自己的错误,甘愿在毛主席手下继续为革命效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

但是几个月后张国焘的老对手王明来到延安,彼时的张国焘已经完全失去往日的地位,只能任由王明处处打压他。

1938年4月张国焘叛逃武汉,成为了革命的叛徒。

不过张国焘本以为以自己的地位,叛逃国民党之后会得到重用。

结果却发现,无论他给予蒋介石多少情报,蒋介石都没有让他有任何作为,只是把一个聊胜于无的职位交给了他,让他成了国民党的一名军统特务。

后来工作积极卖力的张国焘,又被升任参政员,专门在上海一带进行反共宣传。不过哪怕他干得尽心尽力,国民党官员对他的排挤依旧很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就在这个时候,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彻底失败,张国焘也因此再一次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之中。

1949年,蒋介石和国民党官员逃到台湾之后,因为手中的大量钱财,他们的物质生活也丝毫不差。

但是跟着蒋介石逃到台湾的张国焘则完全相反,在解放战争中失利了的蒋介石,已经完全不再需要这个共产党叛徒了。

至于张国焘生活得有多悲惨,光是从他之后的行动就能看出来。

逃到台湾不到半年,他就因为受到国民党官员的压迫,无奈之下转去香港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当时的香港已然变成了寸土寸金之地,张国焘变相在这里大展拳脚,靠做生意来实现东山再起。

可事实上他根本没什么经商的能力,在那个年代他竟然选择了黄金生意。

当时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黄金的价格水涨船高,认为中国解放军必输的张国焘便在这个时候掏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购买了大量的黄金。

至于结果,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朝鲜战场的胜利,黄金的价格也立马跌回了原本的模样,张国焘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生意失败的时候,张国焘的妻子又在外出买菜时摔成了终身残疾,让一家五口的生活彻底陷入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一直到1953年,美国中情局的人找张国焘帮忙,这才让张国焘的生活有了改观。

为了美国能给他的一些咨询费,他毫不客气地将他所知道的中共领导之间的关系、爱好等私密情报全部交给了美国人。

曾经的一大主席,就这样心甘情愿地做起了美帝国主义的走狗。

不过靠着当汉奸获得的收入,张国焘一家也勉强能够正常生活了。

可是在1958年,当惯了汉奸的张国焘突然觉得:“时间过去那么久了,中共应该也原谅我了,不如我就回新中国做点事吧?”

于是他便发长文指点中央,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新中国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但是刚刚发出常温之后,张国焘又继续联系到了美国人,将自己知道的最后几个情报交给了美国人。

这样的厚颜无耻,真可谓是一张纸画了三个鼻子 ——— 不要脸。

看到张国焘的信件之后,毛主席陷入了沉思。

大度的毛主席依然记得,张国焘曾经为中共做出的贡献,于是便叹了一口气指示道:“如果他能切断与美国人之间的联系,可以让他回来,也可以给它他生活补助。”

在听到了毛主席的指示之后,张国焘却是沉默了许久,然后回答道:“算了吧,我当演员当了半辈子,还是继续当观众吧。”

说完此话,张国焘拒绝了毛主席的指示,坚持继续做美国人的走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这样的选择或是因为他内心不甘,或是因为他觉得美国人给的钱更多,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曾经的一大主席,都已经与新中国再无关联。

1968年,张国焘惧怕自己会因动荡期而遭到清算,于是便逃到了加拿大多伦多。

到了这个时候,张国焘已经无法提供对美国有用的情报,美国的官员也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再一次成为弃子的张国焘又过上了艰难的生活。

好在他还有20年的共产党经历,和40年的反共经历,所以靠着写回忆录,他和妻子勉强还能吃上饱饭。

1976年,79岁的张国焘因为中风而被送进老年病院,在9月9日这一天,正躺在床上写备忘录的张国焘,突然被一群记者围上了门。

正在他好奇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才从记者的口中得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感慨万千的他,也在此时放下了手中的笔,淡然地说了一句话:“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紧接着他又笑了笑,接上了一句:“毛泽东也依旧是个凡人啊!”

在说完这一句话后,张国焘便再也没有提起笔。

三年之后的12月,张国焘冻死在了多伦多的老年病院之中,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张国焘的一生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从意气风发的一大主席到冻死在异国他乡的老年病院,这样的反差令人唏嘘。

明明出发点与毛主席差不多,甚至高于毛主席,为什么两人的结局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院

究其原因,应当还是张国焘身上少了那一份民族气节,少了那一份国之大义。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是毛主席经历了张国焘的人生,毛主席会选择反叛吗?

当然不会!

张国焘的结局是他一意孤行的结果,如果他在犯错误时能够悔改,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自我,那他还会有这样的结局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做人决不能迷失在欲望之中,若不能坚持自己的气节,那张国焘的一生便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