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一群神秘兮兮的犹太商人,通过秘密渠道进入了北京城。他们的出现自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快就找到了他们,询问这群人的来意。

犹太商人对我们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说道:“我这里有制造原子弹所需要的高度浓缩铀235,你们中国如今没有原子弹,有了这个,可以很快帮你们研发出来!”

原子弹是国之重器,我国的领导人都知道原子弹的重要性,可由于条件限制,缺少制造原子弹的原料。这种浓缩铀,在那时是极度稀缺的物资,一旦中国拥有,那么将会极大地缩短我们制造原子弹的路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浓缩铀

此事事关重大,所以工作人员立刻上报给了国务院的有关领导,让他们对此事进行定夺。

在国务院里,同志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建议周总理和犹太人谈判一下,买下这批原材料!周总理却没有被冲昏头脑,他得知这件事以后,冷静地说道:“一定要验明真伪!”

在周总理的授意下,负责查验真伪成为了首要任务,而查验真伪的这个第一人选,就是我国的物理学家杨承宗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那么为什么国家会将这个任务交给杨承宗先生呢?犹太人所携带的铀是否是真的呢?杨承宗将会用怎样的方法去辨别真伪呢?

杨承宗出生于1911年的江苏吴县,近代我国有很多科学家,他们都出身名门、地主之家,但是杨承宗是个例外,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亲在一家米店当个账房。

家中虽没有什么高学历人才,但父辈们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因此在杨承宗五岁的那一年,他被送进了学堂,当他进入学堂读书以后,大家才发现这个小孩天赋异禀,脑子极其地好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在玛丽·居里坟前

教书先生为发现了这样一位人才而感到高兴,在他的推荐下,杨承宗被送进了章太炎先生所创建的“半洋学堂”继续深造。

所谓“半洋学堂”,顾名思义就是传统与西洋两种教育并进,是那会儿的新式学堂。

杨承宗在学堂内的成绩很是优异,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去大同大学附中学习。在附中的时候,由于他的成绩太过耀眼,所以他直接跳级进入大同大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杨承宗的数理化成绩是优等,而语文成绩更是全校第一,不过这样一位语文天才却没有选择从事文学,反而投身放射物质学。

放射物质在当时算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我们的国家如果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那将来一定能在该领域内取得话语权。

大同大学校长曹惠群非常器重杨承宗,在他的推荐下,杨承宗毕业后,进入了北平研究院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在北平研究院,他的老师叫做郑大章,郑大章是我国的著名物理学家,他的老师更厉害,是老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也是因为这层关系,日后的杨承宗,才会成为居里夫人的亲传弟子。

由于民国时期,国家动乱,所以政府拨给这个研究院的经费相当有限,在研究院真正能坚持研究的,只有杨承宗和郑大章师徒二人。

二人走南闯北,去我国的各地查勘铀矿,最终因为经费不足,而没能继续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1937年,在卢沟桥事变以后,郑大章就带着徒弟杨承宗,来到了上海避难。郑大章的舅舅是一位汉奸;而汪伪政权,也对杨承宗青睐有加。

二人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合力邀请郑大章师徒,企图让他们来担任伪政权的教育部部长。师徒二人志向高远,不愿与这群人同流合污,拒绝了汉奸的邀请。

可惜郑大章生活极其穷困,由于没有钱吃饭,在1941年,他被活活饿死在了上海的一个小庙内。当师傅去世的消息传到杨承宗耳朵里以后,他的内心是无比刺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师傅不为了五斗米折腰,最后因为贫穷而饿死,他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居里夫人的徒弟,本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却最终在中年去世,让人无限惋惜!

此后的这些年,由于战乱的原因,杨承宗也过得穷困潦倒,期间汪伪政权再次发来邀请,都被他严词拒绝。

他的这份爱国之情感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两弹元勋之一的钱三强。钱三强听说了杨承宗的爱国事迹,也知道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三强

此时钱三强人在法国,是居里夫人女儿伊莲娜·居里的徒弟,再加上师傅郑大章的关系,所以在1947年,杨承宗顺利来到了法国,从此跟随伊莲娜·居里,继续研究镭等放射性物质。

1947年1月,杨承宗来到了巴黎居里实验室,学习放射性化学,此前,郑大章已经给杨承宗教授了不少关于放射性物质的知识,所以杨承宗来到法国以后,很快就融入到了实验室的气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和居里夫人

伊莲娜·居里对这个来自东方的学生印象深刻,她没有想到,在贫穷的中国,竟然有杨承宗、钱三强这些优秀的人才,他们的天赋很好,对科学研究又有很大的兴趣。

此后伊莲娜·居里还把郑大章介绍给了自己的丈夫约里奥·居里,约里奥·居里是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他对杨承宗表示十分的欣赏。

几个人就这样,在法国的实验室工作了四年,四年的时间内,新中国已经成立,钱三强已经回到了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令钱三强意外的是,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对原子弹极其的重视,别看新中国才刚刚成立,可他们已经提出要建设核武器了。

早在1949年5月,钱三强回国才不久,周总理就委托他购买研发原子弹的相关仪器,还给他拨款5万美元,真是把家底都拿了出来。

钱三强原本想回到巴黎,亲自购买仪器,结果由于新中国成立,外国对中国进行封锁,最终没能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这笔钱,也被周总理转交到发到的杨承宗手上,希望杨承宗能够从法国购买设备,另外向约里奥·居里,寻求意见。

当天交通很不便利,这笔钱直到1951年才被交到杨承宗手里,随后他又收到了钱三强给自己写的信。

钱三强在信中说道:“研究原子弹,需要计数进位器,苏联人只肯给我们提供两位数的进位器,但法国拥有全欧洲最好的进位器,希望你能想办法买到这种仪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排左四杨承宗、左五钱三强

杨承宗虽然接下了任务,可是想要买这种仪器,真的难如登天!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整个欧洲都在趁机排斥中国,所以他不好买到。

在最危难的时刻,是居里夫人出手相助的,居里夫人在得知杨承宗想买计数进位器以后,她就找到了法国政府的有关人员,以医学研究为由,拿到了这批仪器。

在拿到仪器以后,杨承宗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来感激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却说道:“如果你想感激我,那就去见一见我的丈夫,他有一番话早就想告诉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和妻子

随后杨承宗就去了约里奥·居里的家中,约里奥·居里当天很是激动,他挥舞着手臂说道:“你回去告诉毛泽东,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自己拥有原子弹!原子弹并不可怕,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所发明的,你们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应当赶紧利用起来!”

约里奥·居里是法国有名的反战人士,他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一直在法国为中国加油,只是被这番话的含义当时杨承宗还不能完全理解,等到回国以后,他才完全参透其中的含义。

1951年秋季,杨承宗回到了阔别五年的祖国,在他回国以后,他才知道国家所面临的困难:美国利用核武器,一直敲诈、威胁中国,让我们处处受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和苏联科学家海辛斯基

杨承宗这才明白,中国核武器必须尽快发展了!所以他把这番话告诉给了钱三强,经过钱三强,传到了毛主席耳中。

毛主席知道以后,终于下定了决心,研发原子弹,并让钱三强、杨承宗等人负责。结果没想到,计划刚刚颁布,几个犹太人就突然出现在北京,打破了我们的步骤。

1954年春,几个犹太商人突然现身北京街头,他们来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向我国销售高浓度浓缩铀2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制作原子弹,必须要铀235,但是这种元素的含量在自然界中极低,浓度大概只有0.7%,可是原子弹所需要的浓度达到了90%以上。

如果想要提取出这种浓度的铀,也是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提取铀的比例,大概在1:20万左右,耗费不光巨大,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基础设施那么落后,建设提取设施的条件都没有。

此外,想要提取铀235,还需要大量的铀矿,由于是建国初期,所以我国还未探明哪里有铀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这种种的困难,都让我们的原子弹无法研发,如今有人主动上门提供铀235,如果是真的,那绝对是再好不过!

由于这个物质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对方的要价也是极高,因此在有关部门报告给周总理等领导后,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大多数意见是我国好多设施还不够,如今有人主动提供,应当抓住大好机会,进行研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和郭沫若

可周总理比较保守,他认为不能全然听信,于是对其他同志们说道:“一定要验明真伪,不可轻易决定!”

总理的命令一出,国家立刻寻找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当时少数几个知道我国核计划的人,刚从法国回国不久的杨承宗,无疑成为了最佳的人选。

杨承宗接到任务以后,觉得压力倍增!因为想要鉴定这种物质的难度,需要同位素质谱仪,可我国连这种仪器都没有,那该如何进行鉴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和钱三强

杨承宗思考了很多个晚上,最终发现了一个窍门,他决定利用放射性物质的蜕变原理,从侧面进行验证。

这就仿佛没有称去直接测量重量,那就知道重量的物体去比较、代替一样,他和同事们找到了犹太人,要求对方提供样品,否则就不会购买。

犹太人觉得中国那么落后,肯定没有相关的测试仪器,所以他们大胆地提供了一些样品,让我们进行查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虽然这种样品和铀235非常的类似,可经过杨承宗十多个日夜的计算,他终于发现,这种物质和铀235相去甚远,有的含量仅有1%左右,和原子弹所需相差甚远!

经过进一步的鉴定,杨承宗发现这所谓的“铀235”,其实是“硝酸铀酰”。

在结果出来以后,犹太人都傻了眼,他们承认这并不是铀235,只是含铀的物质,最终这场骗局被杨承宗识破,他们也灰头土脸地离开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还好有杨承宗这样聪明的科学家在,否则我国会承受很大的损失!杨承宗也凭借着这件事,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犹太人的用心无疑是狠毒的,他们利用中国人迫切需要核武器这一点,来对中国人实施敲诈,这样的行为极其的卑劣!

或许有的人看到这里会疑问:既然杨承宗那么聪明,为什么我们后来所说的两弹元勋里没有他呢?他为何不如邓稼先、王淦昌、钱三强等人出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左四)

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从1955年说起,这一年的一件意外事故,让他从此退居了二线,没能去原子弹研发的一线。

1955年,北京一家科研机构需要提取中子源,想要研发中子源,就需要一种关键的物质氡,但是氡这种物质不易保存,需要镭元素进行辅助。

我们都知道,居里夫人就是通过镭元素,成为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他们全家都以研究化学物质而闻名,杨承宗作为她女儿的徒弟,自然也成为了本人务的不二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在北京协和医院,有放有大量的氡,还有507毫克的镭,这些都是当年日本侵华期间所留下来的,后来他们撤军以后,这里的保存设施遭到了破坏,这些元素就被暴露在外面。

等到建国以后,这些元素已经所剩无几了!由于我国化学家不多,所以大家都不太重视这个东西,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把这些元素放在胶管里,里面的物质挥发以后,都散到了楼上的病房内,对病人的身体也有极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杨承宗来到现场以后,觉得一来资源浪费,二来这些物质对人体也有影响,所以他在未穿防护服的情况下,竟然用手去接触了这些元素。

虽然这些元素都被他搜集了起来,可他本人当时就觉得一只眼睛有些难受。

旁边的同志大喊道:“杨教授,你的眼睛怎么变绿了!”杨承宗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闯下了大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由于放射性元素进入了眼睛,他的眼睛在不久之后就再也看不见了!杨承宗从此成为了一位独眼科学家,这真的让人无限惋惜!

不过此时的他依旧想要坚持在一线,当时苏联和我国关系不错,为了帮助中国研发原子弹,他们派了大量的专家来华。

其中苏联专家的代表人物,是杨承宗的同学,他们都在居里夫人实验室工作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苏联专家在法国时,就对杨承宗敬佩有加,所以在看到中方代表杨承宗后,他多次惊呼道:“这不是实验室里的大专家吗!”

虽然苏联人显得很热情,但很快,他们就和我国的工作人员产生了矛盾。

在我国的花岗岩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铀矿,我国科学家非常高兴,以为能和苏联人联手。结果古板的苏联人非说花岗岩的铀矿不能用,只有砂岩的铀矿可以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双方理念发生了冲突,研究陷入了僵局,恰好我国和苏联关系交恶,他们撤走了在华的专家,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继续开采花岗岩的铀矿了,直到今天,我们有不少铀矿都是在花岗岩地区,证明了中国人是没错的。

那会儿的苏联专家并不相信,所以直接撤走了,撤走后就有很多职位空缺了出来,所以身体出现问题的杨承宗,就被安排到了位于北京的二级部铀矿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一职。

此后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后来为我国原子弹,提供了大量的铀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1980年,杨承宗又建立了合肥联合大学,担任安徽省科协主席,他培养的大批学生成为了我国新生代的科学家,可谓“桃李满天下”。

杨承宗是一位真正的幕后功臣,他培养了大批学生,都在中科院当院士,自己也是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为原子弹提供了原材料。可是这样一位英雄,一生却没有获得任何勋章。

有的人替他打抱不平,可杨承宗听到以后,只是笑着说道:“事情做出来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杨承宗的一生志向高远,一心为国,从来不为名利而抢破了头,他晚年的生活过得非常悠闲自然,有的人盛赞他为“居里精神华夏传”,一听别人把他和自己老师并列,杨承宗都会感到不好意思。

2011年11月,一代巨匠在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100岁。

杨承宗的一生,一直在体现着伟大的爱国精神,即使再贫困,也不愿意为汉奸卖命;即使在国外,也一心回到祖国,关心国内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承宗

而后来的他更是身先士卒,为科学献身,付出了眼睛的代价!可他却没有获得任何的奖章,这怎能不让人惋惜呢?

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值得我们的尊敬,更值得我们的铭记!最终向杨承宗致敬,向那一辈的科学家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