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沈小清

我今年46岁,我有个习惯,每逢过年过节,我都会给我同学兼好友赵华的母亲寄一些东西。

刚结婚时,丈夫有些不解,等我和他解释过后,他点点头笑着说:“应该给”。从那之后,他一直支持我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身世有些坎坷,我是我父母从路边的草丛里捡回来的。迄今为止,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我的父亲生来脚有些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人老实,家里穷,父母去世得早,无依无靠。

有个亲戚看父亲可怜,在他35岁那年,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那女子比他小2岁,前面有过一段婚姻,因为多年迟迟生不出孩子,婆家以这个理由让她和丈夫离婚。

亲戚跟父亲说:“人家不嫌你穷,就看你会不会嫌弃对方生不了孩子。其实也不一定生不了孩子,有的时候就是缘分未到,难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你好好想想,过两天给我答复。”

父亲憨厚地笑着说:“不用过两天,我现在就给您答复,我愿意。人家不嫌弃我穷,愿意嫁给我,不管以后能不能生娃,我都会对她好。”

就这样,母亲嫁给了父亲。两个人谁也没有嫌弃谁,互相扶持过日子。

虽然一早知道母亲可能生不了孩子,但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家族和血脉的延续,所以,他们两人心里面还是一直抱有希望的,并且一直为之努力。

可是,结婚多年,母亲的肚子一直迟迟没有消息。父亲虽然感到很失望,但他慢慢地也接受了现实。并没有埋怨母亲,像当初承诺的一样,尽自己的能力对她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年,因为外婆生病,母亲和父亲去看望她。回家的途中,在一条偏僻的山间小路听到了虚弱的哭声,不知道是婴儿的还是小猫叫的。

当时已经是晚上的七点多,天已经暗了,母亲举着油灯,大着胆子走到传来声音的草丛中看到了一个小包被,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

天寒地冻,当晚,母亲把奄奄一息的我抱回了家。

从那之后,他们有了孩子,我则有了父母。虽然生活贫苦,但他俩竭尽所能对我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我们村只有三十多户人家,三面环山,特别偏僻,那时候交通不便,去一次镇上,得翻山越岭,走一两个小时。

初中的时候,学校在镇上,因为离得太远,我得住校。

这是我第一次从大山走出去,离开父母独自一个人生活。

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是陌生人,来到陌生的环境,说实在的,我心里有些害怕。

我不知道如何跟别人相处,整天低着头,显得畏畏缩缩。

这样性格的人去到哪里,都不讨喜,所以那时候同学们都不喜欢跟我来往。渐渐地,我一个人独来独往,越来越自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名字叫赵华,她家在镇上,不住校。

赵华有个姑姑嫁去上海,回娘家时,给她带了不少的零食。

那天,赵华从家里带了很多零食到学校,有巧克力,话梅,泡泡糖,奶糖等,好多吃的。

很多同学围在赵华身边,都得到了零食。只有我,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看着别人吃得香,我实在忍不住咽口水,却不小心被同桌看到了。

她在一旁说:“自己嘴又馋,又不主动,难道指望别人把好吃的东西送到你嘴里?”

我听到这话瞬时羞红了脸,恨不得有条缝钻进去。好在她说话的声音不大,而且当时同学们都在聊天,吃东西,并没有注意我们这边。

等快要上课时,赵华突然来到我的座位上,把一颗巧克力和两颗奶糖放在我的面前。

她笑着说:“沈小清,这是我姑姑拿回来的零食,见者有份,我请你吃巧克力和奶糖。你尝尝,可好吃了。”

我鼓起勇气红着脸小声地说了一声谢谢,赵华落落大方地说:“别客气,大家都是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华是第一个对我释放善意的同学,从那之后,我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她。她性格很好,非常用心地教我。

赵华除了在学习上帮助我,在她的带领下,我在班上也有了四五位聊得来的同学,去哪里不再是独自一个人。

当时我们住校的这些同学,是一个月回一次家。

可那次放假下起了大雨,雨一直没停。我们班有个和我一样住校的女同学,有个亲戚住镇上,所以来把她给接去了。

放假的时候,学校的食堂是不开的。而且,最主要的是我的生活费用完了。

那时候父亲给的生活费有限,一个月的生活费只够一个月用,等放假的时候再回去拿。不是父亲不想给我多点钱,实在是家里太穷。

当时我一个人在宿舍,心里特别着急。下那么大的雨,我回不去,父亲也是没有办法来的。

正当我心急如焚又毫无办法的时候,赵华冒着大雨撑着一把大雨伞来了。

赵华把雨伞的水抖了抖,走过来和我说:“沈小清,我记得你家在山里面,离学校很远。下那么大的雨,你肯定回不去。你跟我去我家吧,去我家住两天。”

我瞬间眼眶红了,赶紧转过头,飞快地用衣角擦眼泪,然后转过头对赵华说了一声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在路上,我心里又有些担心。我忽视了一个问题,我去赵华家住,她家里人心里会不会有意见?毕竟,家里来了一个陌生人,多少有些不便。

后来,赵华告诉我,她父亲不在家,哥哥在省城读书,家里只有她母亲,让我不用紧张。

到了赵华家,阿姨出来把我们迎进去,她拿毛巾给我们擦身上被不小心溅到的雨水。

等我们收拾好,桌上已经摆了三碗热腾腾香气十足的鸡汤。

阿姨怕我不好意思,和我说:“小沈,过来喝鸡汤,这是我刚煲的。你们平时学习辛苦了,多喝点鸡汤,补补身体。”

我看我和赵华那碗鸡汤都一样,碗里有一个鸡腿,还有不少肉,以及一点红枣和其他的药材,怪不得那么香。

这样的鸡汤,我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喝到。我沾了赵华的光,内心里面很感谢阿姨的热情款待。

等我喝完一碗鸡汤,阿姨又给我打了一碗,她让我多喝一点,别客气,当自己家一样。

赵华家生活条件很好,等我们吃完饭,阿姨切了一个果盘端过来,里面有苹果,火龙果,葡萄。

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火龙果和葡萄,因为这段经历,后来火龙果和葡萄成了我最喜欢的水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一大早,阿姨煮了鸡蛋粥喊我们起来吃早餐,然后她才去上班。

因为阿姨中午不回来吃饭,她出门前给了赵华20块钱,让我们中午到肉摊上买点肉回来自己做饭吃。

阿姨下班回来,买了一条鱼,还有一大块瘦肉,她说给我们做清蒸鱼和叉烧吃。

赵华悄悄和我说:“叉烧是我母亲的拿手好菜,她看你来了,特意做给你吃。”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因为我还要把我换下的衣服拿回宿舍放,所以我提前回学校,不和赵华同路。

临走时,阿姨拿了一个袋子,装了几个苹果和火龙果给我。她让我拿回宿舍吃,晚上饿的时候拿来填肚子。

回到宿舍,我洗了换下的衣服,擦干头发,然后打开阿姨给我的那袋果。

我打开那个红色的袋子,里面除了有5个火龙果,3个苹果,还有100块钱。

看到这100块钱,我当时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离开赵华家,我心里还在担心。那时候虽然雨小了,但天空一直没有放晴,下过大雨的山路不好走,父亲也不知道能不能给我送来生活费。

我当时心里想,实在不行,我到时候找班主任,看他能不能跟学校说说,通融一下。

没想到,阿姨已经帮我打算好了。她知道我的难处,也怕我不好意思,直接把钱放在袋子里,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过了两天雨晴了,父亲匆匆赶来,他一脸担心,一脸惭愧。

我赶紧和父亲说我那两天去了同学家住,同学妈妈很好,我在那里吃好喝好,他才松了一口气。

父亲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钱给我,他让我先拿一百块钱还给人家。但是,又担心这钱太零散,皱巴巴的,别人会不会嫌弃,会不会让我在同学面前丢脸。

我和他说这是他辛辛苦苦给我赚的钱,不丢脸。我也相信,赵华和阿姨不会因此觉得我丢脸。

我什么样的家境,赵华知道,相信她母亲也知道。她们如果嫌弃,就不可能带我回家。

第二天放学的时候,我和赵华一起回她家里。当我把钱还给阿姨的时候,她看着那几张皱巴巴的钱没有嫌弃,还温柔地跟我说:“小沈,你认识阿姨家的门了,以后有空常来玩。”

我点点头,笑得一脸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次借住的经历,我和赵华的感情越好越好,在学校里形影不离,互相努力学习。

高考的时候,我和赵华一起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只是不同班级。

学校每个月放一次假,我和赵华一起回家。有时候回到镇上晚了,我就在她家住一晚,第二天再回自己家。

阿姨很贴心,专门给我挑了新的拖鞋,毛巾,漱口杯。这样我每次来,就不用自己带这些或者买新的。

她知道我喜欢喝鸡汤,喜欢吃火龙果,每次都给我准备着。

有一次,别人给赵华家送了一大块牛肉,阿姨切了两斤多给我,她让我带回家给父母也尝尝。还问我家有没有种苦瓜,我说没有,她又从厨房拿了两根苦瓜和牛肉一起装起来。

我心里不安,阿姨告诉我:“你小小年纪不要想太多,现阶段你主要任务就是好好读书,以后你才能给你父母过上好日子。”

“你是阿华的同学,好朋友,我就把你当做自己的孩子,希望你过得好,没想其他的,我对我侄子侄女他们也是一样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匆匆,三年时间很快过去,我和赵华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

幸运的是我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纷纷考上了大学。遗憾的是不同省市,离得很远。

大学毕业后,我回了省城发展,赵华则留在当地,并且在那里结婚生子。

这些年,我和赵华虽然离得远,但双方的重要时刻,我们都互相参与。我俩感情一直很好,是同学,是朋友,也是知己。

而且,从我工作之后,逢年过节,我都会给阿姨寄东西,有吃的也有用的。因为她对于我来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长辈。

我的人生,开始很不幸,但后来又很幸运,遇到了我的父亲母亲,遇到了赵华,遇到了阿姨,遇到了我的公公婆婆,丈夫,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对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