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1日,大众日报以《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走进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为题,报道了威海打造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组建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全方位、多层面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详细报道如下:

6月20日,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在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举行。山东省第65期市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第84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学员,以及省委党校教职工代表现场聆听宣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讲团成员分别聚焦甲午战争、一战华工、天福山起义、胶东乳娘、马石山十勇士、郭永怀事迹等主题开展宣讲。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爱国故事,配以情景剧等新颖的宣讲形式,激励大家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海整合以设卫戍边为基点的保家卫国史、以甲午海战为基点的屈辱抗争史、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基点的梦想求索史、以改革开放为基点的发展图强史,依托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打造了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

今年以来,威海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在全市各领域先进模范、文艺骨干、红色讲解员中,遴选了具有丰富宣讲经验的宣讲员,组建起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全方位、多层面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先后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山东科技活动周以及大中小学校等开展宣讲活动30余场,观众超过1.6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1日,大众日报刊发评论《爱国主义宣讲,好故事也得讲出好效果》 ,解读威海爱国主义宣讲如何取得实效。详细报道如下:

6月5日晚,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内座无虚席,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宣讲活动在此举行。400多名观众被精彩的宣讲深深吸引,不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感人的情节让不少人频频“红了眼眶”。

“红了眼眶”说明观众对宣讲内容有了共鸣,走心入脑了。从这场取得圆满成功的宣讲我们不难得到启示,爱国主义教育要取得实效,需要有好故事,也得讲出好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出贴近性,把身边的故事讲好。从设卫戍边到甲午海战,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威海几乎包含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所有元素,甲午海战、乳娘、马石山十勇士等爱国故事可以说是大家“从小听着长大的”。如何从丰厚的历史素材中攫取最能催人奋进的力量?威海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在全市各领域先进模范、文艺骨干、红色讲解员中遴选具有丰富宣讲经验的宣讲员,组建起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团员们立足自身岗位,通过翻阅各种历史资料、“重走革命路线”、走访烈士遗孀和故人等方式,为一个个爱国故事填充了“血肉”,正是这些细节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置身观众席,仿佛甲午警世钟就响在耳边、马石山十勇士壮烈牺牲的义举就发生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出创新性,沉浸式体验强化爱国印记。随着手榴弹爆炸、枪声、杀喊声、灯光转换,一名小战士“穿越”到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与志愿解说员展开了一段对话,回顾了天福山起义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随着战士挥舞红旗喊出“只要战旗在,我们就在!”口号,观众们激动地用力鼓掌,爱国主义情愫在整个观众席升腾。这种以情景剧形式进行的宣讲,一改我们印象中“你讲我听”的填鸭式宣讲模式,更引人深入,让受教者入脑入心。近年来,威海一直致力于创新宣讲形式,以威海爱国主义事件、人物为原型,先后推出现代京剧《郭永怀》、“乳娘”系列剧目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等700余件文艺作品,红色舞剧《乳娘》还走进国家大剧院进行了专场展演。此外,威海打造了“大爱胶东·红色之旅”等15条精品旅游线路,通过亲临红色村落、抗战时期革命场所等开展“体验式”教育,增强爱国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出持久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常态化。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爱国从来只有进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一直“在路上”。今年4月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组建以来,先后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山东科技活动周、威海职业学院等开展宣讲活动30余场,受众超过1.6万人次。今年,威海把每年5月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月”,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除此之外,威海还坚持开展对象化、分众化的教育活动,在党员干部中,把爱国主义内容列入党校教学班次,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普通干部集体学习范畴,每逢“七一”“八一”等时间节点策划举办大型纪念仪式;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校本、进头脑“四进”活动,常态抓好“行走的思政课”、主题班会、经典阅读展演等主题教育;在全社会,策划推进“七项教育”,届次化举办“5·23”歌咏会、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等活动,广大市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仅去年就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7000多场次。通过常态化开展的活动,吸引各行各业乐于参与其中,润物无声地厚植爱国主义情感。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郑莉 通讯员 张夫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