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俄罗斯城市海参崴举办了“共同抵制新殖民主义”论坛。

论坛的主旨是:“殖民主义曾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新殖民主义。”

这我当然是非常的支持了。因为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都会给本地居民带来极为沉重甚至深远的影响。这些我们在历史课本上都学过,就不赘述了。

关于这个论坛,很多自媒体人,写得都挺透。我还想从文旅的角度,聊聊海参崴这个城市。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海参崴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项。离得近,而且文化上的隔阂也少。尤其到了夏天,海参崴非常适合去避暑和度假。

国内做旅游的,将海参崴定性为“美丽的欧洲小众旅行地”。“小众”二字,随着近些年旅游人数的增加,应该不久就可以摘掉了。对于海参崴旅游,还有个更加动人的宣传语:“这里是世界的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从海参崴旅行回来的人,在文章中写道:“它(海参崴)并非一个商业化浓重的城市,反而拥有一种东北小城的气息,让人感到惬意和放松......对于那些渴望每天沿海散步、品尝海鲜,同时又希望体验异域风情的人来说,海参崴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吃海鲜,其实美国的夏威夷是个更合适的去旅游的城市。夏威夷没有海参崴那么靠近北极,所以即便是冬天,夏威夷的温度也有个20多度,可海参崴却是零下,就不适合旅游了。

在夏威夷,当地人会捕捞很多肉质肥美的波士顿大龙虾,让游客流连忘返。

我不禁去想,假如是一个波利尼西亚人(夏威夷原住民),来到夏威夷旅游,面对海滩上的比基尼少女,看到餐桌上精致美味的海鲜,他会喜欢这座城市吗?

尽管许多年之前,波利尼西亚人才是夏威夷的土著,后来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来了,驱赶走了当地的波利尼西亚人。与印第安人一样,波利尼西亚人是最先“反美”的人种,他们“反美”的动机还是最纯粹而正当的,因为美国人侵占了他们的家园。

这些都是属于历史的部分,是属于血和泪的部分。如今,当我看到一群在夏威夷海滩上阳光旖旎,朔爱而行的少男少女,我几乎想不起来波利尼西亚人了。

夏威夷州,也是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的地方。

孙中山先生就是从夏威夷州的普纳荷中学毕业的。这是美国西部最老的学校,鼓励学生进行“辩证和创新地思考”。普纳荷中学不仅培养过孙中山,也有美国总统奥巴马。

孙中山先生正是一边沐浴着夏威夷州的阳光,一边在首府火奴鲁鲁,思考着中国的革命和命运。

我不知道,孙中山先生在努力构思“三民主义”的时候,有没有吃过波士顿龙虾。

但是这些事情,跟波利尼西亚人有什么关系呢?正如印第安人音乐中的“伤感”,跟热情的都市美国也无法对位,只有相顾无言。

海参崴一样,也是一座美丽的现代城市。那里有绝美的灯塔和精致的石头,适合拍照,物价略低于上海。

只是海参崴美的让我难过,国内游客越开心,我越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