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国家禁毒办在京发布《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分析最新毒品情势。《报告》指出,中国毒情形势在历经三年疫情防控触底之后,呈平稳恢复性回升态势,全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2万起,缴获各类毒品25.9吨,同比上升12.6%和18%。

在中国政府对毒品保持持续严打态势之下,目前毒品问题整体可控,截至2023年底,中国现有吸毒人员89.6万名,同比下降20.3%。

《报告》同时指出,全球毒品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受经济下行、区域动荡等因素影响,国内新冠疫情严防严控对毒品问题的挤压影响逐步消退,全球毒品问题恶化蔓延,中国也正逐步进入涉毒犯罪回升反弹期、新型毒品快速变化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境外毒品加剧渗透、境内外贩毒集团加紧勾连、贩毒形态手段加速变化等涉毒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中国的禁毒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9日,国家禁毒办在京发布《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据中新网

疫情后海洛因冰毒价格持续走高,吸毒群体转向价格更低的麻精药品

《报告》介绍,现有吸毒人员中,滥用海洛因人数为30.5万名、吸食冰毒45.5万名、氯胺酮3万名,同比分别下降26.7%、22.6%和6.3%。另据国家毒品实验室组织开展全国污水毒品监测结果显示,冰毒、氯胺酮等主流毒品消费量呈下降态势。疫情后,海洛因、冰毒等主流毒品价格依然较高,尤其经持续严打,中国海洛因、冰毒晶体市场供应量减少,全国零售均价延续走高势头,分别为1465元/克和1615元/克,同比上升16%和33%。冰毒片剂和大麻市场供应有所增多,全国零售均价分别为1879元/克和334元/克,同比下降14.5%和23%。

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增强贩毒行为的隐蔽性,依托Telegram等境外网络通联工具,建立涉毒聊天群组,由中介实施担保交易,成为新兴毒品交易模式;毒资支付多采用比特币、泰达币等虚拟币或其他加密货币,资金流向更难追踪;毒品交付则多采取“埋包”、邮包寄递、闪送等非接触方式,让治理毒品问题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