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熙发

大津口乡位于泰山腹地,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采取针对性措施,着眼破解“火源管控力度不够、人民防线筑的不牢”两大突出问题,努力打造乡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管理模式。

细化防火网格,压紧压实责任。在前期防火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防火网格,健全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定格、定人、定责、定图”,着力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山有人护,路有人看,责有人担。第一,定格。全乡共9个行政村,划分9个村级网格,各村又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和防火需要,划分数个网格。第二,定人。乡领导干部、机关干部、村干部、护林员、巡查员、检查站工作人员,全部细分到网格,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合适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第三,定责。明确各级网格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并签订责任书。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为总网格长,对全乡的防火工作总览全局,统筹部署;村支部书记为村网格长,对本村的防火工作负第一责任,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对防火工作的各项部署;包村领导干部对所包村承担包保责任,督导所包村防火工作的落实;包村机关干部协助包村领导做好所包村的森林防火工作,对所包村划定片区的森林防火工作负督导责任;村两委成员包片,对所包片区承担包保责任;护林员、巡查员检查站工作人员按划定片区、检查站巡查值守,履职尽责。第四,定图。网格信息全部上图,包含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各级网格人员依图下沉到片区、检查站巡查值守,实行挂图作战,哪个网格出现问题,依图落实网格责任。

增设防火检查站,严防火种进山入林。本轮防火期,大津口乡在重要山口、路口、村口增设11个24小时防火检查站,原栗杭、沙岭、藕池检查站也升级为24小时检查站,共设置14个24小时检查站。按照泰山景区防火检查站标准化建设要求,为检查站配套床、被褥、桌椅等办公设施,250L水桶、7.5L水桶、2号工具、背负式高压水枪等防灭火物资,宣传展板、泰山森林防火标识、防火预警旗等宣传设施。乡防火办出台检查站管理办法,制定检查站工作流程和规范,并将九步工作法作成展板放在每个检查站,帮助检查站工作人员快速掌握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筑牢森林防火人民防线。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大众化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森林防火、安全用火基本常识,全力消除盲区漏洞;在林区、林缘以及各村重要路口、重点区域悬挂防火宣传条幅和防火道旗,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警示效果。进入防火期后,由组织办牵头,全体机关干部及村“两委”成员按照乡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开展 “双联双促”集中入户走访活动,逐户上门与各户签订“户外禁火、禁烧纸香”承诺书,向村民宣传森林防火政策,累计签署森林防火承诺书5000余份,坚决避免农户违规用火引发火灾。规范防火工作人员着装,营造防火氛围。包村机关干部穿戴统一的防火马甲下村开展防火工作,护林员穿防火马甲、持2号工具和便携喇叭巡查,巡查员穿防火马甲、持2号工具巡查。此外,为乡领导干部、村“两委”干部、防火检查站设置“防火巡查”车辆标识牌80余个,协助森林防火宣传车在村内巡逻,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宣传氛围。

加大违规用火的打击力度,保持高压震慑。乡防火办、执法大队、派出所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违规用火快查、快办,依法依规坚决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让处罚仅停留在批评教育。加强违规用火的警示教育,对典型火灾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及时通报肇事者处罚结果,并作成警示教育案例进行宣传。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消灭火险。第一,在前期排查治理基础上,乡防火办组织对辖区内的林下可燃物、林区经营业户、林区输配电线路等进行深入开展检查,检查隐患是否被排查,查看风险点是否整改到位,切实把所列清单、台账彻底清零。第二,强化问题查处,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采取函告、通报、约谈、移交问责等措施,推动问题解决,强化跟踪问效,对重点问题、重大隐患盯住不放、一抓到底,防止问题反复。第三,高火险期,乡防火突击队沿S103主干道、环山路等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增湿洒水作业,有效降低火险隐患。大津口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森防指的文件精神,在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防火工作,把防火责任落实到基层末梢,切实解决好火源管控和筑牢人民防线这两个突出问题,补齐短板弱项,筑牢森林防火基础,全力以赴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