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0日9时,经过全面研判分析,庆元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决定结束防汛应急响应,维持地质灾害Ⅳ级响应。这意味着当地打赢了此次梅雨季防汛抢险救灾攻坚战,成功实现人员“零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龙溪乡党员干部冒雨转移群众。

据气象部门监测,6月9日至18日全县累计降雨量达555.2毫米,创下累计降雨量、全县73个站点累计雨量超计400毫米和Ⅰ级响应时长“三个历史之最”。

面对1953年有气象资料以来降雨量历史最大的强降雨过程,庆元县立足于“早、准、快、严”的防汛抗灾原则与要求,从6月7日迎接第一波降雨开始,及早部署、精准研判、快速转移、严肃纪律,以“极限思维”做好充分准备与科学应对。全县转移群众人数从最初的697人,因防汛形势变化而不断增加,最后共转移4146人,占全市转移人数的一半以上。“临水、临山、临崖”人员全部“扩面”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情况发生。

庆元发挥“1833”联合指挥体系,科学研判、精准部署,先后组织召开防汛研判会议和乡镇调度会议35次,“叫应叫醒”乡镇主要领导320人次,全县3000余名县乡村干部衣不解带、通宵达旦,连续十昼夜奋战在防汛一线。

6月15日18时至19日9时,全县一直维持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这对基层干部打持久战提出了艰巨考验。“转移群众实打实,县领导不定时到一线实地核查。”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叶永飞说,在科学研判、精准预警的基础上,基层干部以实的作风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等工作,让多地的人民群众成功避险。

20日下午,国家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庆元2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其中一起发生在黄田镇桐山村,另一起发生在竹口镇,分别疏散25名群众和转移5名村民,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生命至上,守住安全重要防线。从梅汛期之初,庆元县就以“不死人、不伤人、少损失”为工作底线,突出人防、技防和物防“三管齐下”。五大堡乡杨楼村4天降雨量近700毫米,相邻的三个村道路中断,县乡村干部冒雨徒步进村,送去卫星电话和柴油等物资,交通、应急等部门派出抢险队连夜作战,仅用20个小时就打通了交通“生命线”。

此次防汛抗灾中,庆元还注重发挥省级协作机制作用,上下流域联动互助,紧急调度7座电站蓄洪调峰,确保了福建省寿宁县下党村国宝廊桥“鸾峰桥”度过危机,并为绕道举水乡的4名福建初中考生打通了“赶考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来源:源新闻 阮春生 郭真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柳梦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