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人来说,这世上最痛苦的爱情,莫过于我等你一辈子,却至死未见情郎。

在波澜壮阔的近代历史当中,那些童养媳的爱情,更是被战争强行撕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最适合战争年代。

今天要讲的历史人物名叫李才莲,曾经是我党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他凄苦的爱情经历,说来话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推回到1919年,江西的兴国县教富村,李才莲刚刚满6岁,父母就为儿子找了个9岁的童养媳,名叫池煜华。

这在旧社会倒是很常见,俩人的关系犹如姐弟,从小一起玩耍,相互越来越亲密,父母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双方都是贫农家庭,也算是门当户对,随着年龄的逐渐长大,也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商量着何时成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在1928年6月的某个夜晚,俩人躺在凉席上,说着男女之间的悄悄话,夜空明月高悬,凉风习习撩动小姑娘的长发。

池煜华问:"才儿,你最近干嘛去了?一走就是五六天。"

李才莲说:"华姐,我参加革命了,这件事可千万别告诉咱爹娘,这是组织的秘密。"

"啊?干革命?"池煜华吃了一惊,急忙问:"难道跟了共产党吗?那可是要杀头的!"

之所以杀头,是因为去年也就是1927年,才刚刚爆发过"四一二惨案"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数不清的仁人志士,惨死在蒋介石的刀下。

如果选择在1928年参加革命,此时是共产党最困难的时期之一,所面对的局势极其复杂,比刀山火海更可怕。

李才莲却说:"我不管!村里的地主,凭啥欺负咱们?共产党是来传播新思想的,是来帮助咱们打地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池煜华读书少,并不理解弟弟的意思,于是问:"什么是新思想?"

李才莲说:"总之咱们农民要有自己的枪和炮,要跟地主作斗争;女人不用裹脚、男人不用当佃户;我带回来很多书,以后你也要多学多看……"

池煜华忧心忡忡的说:"我只要你平平安安的。"

接下来的时间,则是聚少离多,池煜华希望小情郎早归,然而李才莲却在外面搞革命运动,从两三天回家一次,变成半个月回家一次。

李才莲和池煜华,看似是姐弟,实则是情人,一起生活了九年,不离不弃的朝夕相处,如今却分分合合;想当初经常在院子里仰望星空,现如今相聚都是奢望,夜晚的月亮虽然长圆,但爱人却总是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才莲在校园老师的影响下,因为痛恨地主,才选择投身革命,虽然仅仅十五岁的年龄,但靠着聪明伶俐的大脑,肯学习肯吃苦的性格,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才莲有了革命理想,而池煜华在小情郎的影响下,也学会读书认字,也逐渐明白了,这是中国社会千年之未有的大变革。

到了1928年12月20日,年仅15岁的李才莲,便参加了农民暴动,因为发生在兴国县,所以被称之为兴国暴动。

红军战士带领当地群众,打败了兴国县的治安大队和靖卫团;而兴国县的县长,还没有碰面呢,就已经被吓跑。

接下来,李才莲跟着队伍,强行打开了兴国县的监狱,里面关押着两百多位革命前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此一战,枪毙了13位国民党的首恶反共分子,其余的虾兵蟹将,更是不计其数。

李才莲跟着队伍开仓放粮,将官府粮库当中、那些积压了好几年的谷子和稻米,分给了饥饿的老百姓;又缴获了一百多条枪支,充实了革命队伍的力量。

而兴国县的警察局局长,被吓得躲在庙里,穿着和尚的衣服,冒充是火神菩萨,想要躲过红军的缉拿,最终难逃革命的重锤。

反观教富村的池煜华,在听闻了兴国暴动之后,便一直站在门口等候小情郎的归来,心中是万般的担忧。

日落黄昏的时候,李才莲扛着半袋谷子,回家见到了父母和妻子,之所以扛着粮食回来,是要让家人看看,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打击土豪劣绅,不仅能促进革命的发展,还可以让老百姓都吃上饱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才莲瞒了许久之后,第一次在父母的面前,公布自己的身份。

当天夜里,李才莲紧紧抱着自己挚爱的才儿弟弟,眼角流出了两行热泪,说道:"太危险了,实在是太危险了……你如果万一回不来 ,我可该怎么活?"

"我不是说了吗?咱共产党的队伍要有枪有炮,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和苏区。"池煜华握着情人的皓腕,说道:"我带回来的书你看了没?布尔什维克,马列主义,等你看完之后,就知道我为何要参加革命队伍了。"

时间来到凌晨五点,李才莲悄悄地起床,因为按照约定时间,今早要开一次重要的会议。结果他才刚刚穿好上衣,身边的池煜华就醒了。

池煜华满怀不舍的说:"又要走嘛?"

"嗯!"李才莲重重点头,随后说:"我走后,在家好好看书,等我回来。"

池煜华万般不舍的回应说:"我希望你,天天都能早点回来。"

时间来到了1929年的大年初二,李才莲和池煜华,有情人终成眷属,正式结为夫妻,相互许下誓言,终生不离不弃,这应该是池煜华一生当中,最甜蜜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结婚之后的第三天,又是凌晨东方露出鱼肚白,黑漆漆的夜色下,李才莲穿好衣服悄悄离开。

李才莲在桌子上,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走后,你要守好家,多学习多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