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织布中是‘三分机前、七分机后’,而织毛巾应该如何对待?”近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队员赵利走进江苏一洲纺织有限公司传经送宝。

在“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期间,该区总工会主动进企业收集“难题”,了解到“职工实操技能提升遭遇瓶颈,设备产能潜力难以完全释放,职工创新创造意识存在不足”等一些共性问题,企业迫切需要技术支持和专家给予指导。对此,该区总工会对问题进行分类,将需求信息与区“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成员进行匹配对接,启动了劳模工匠“1+1+1”助企服务模式,即:“一个服务队、一次培训指导、一次现场教学”服务模式,进行现场教学、现场示范、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劳模工匠毫无保留分享自己的技术和经验。

在一洲纺织有限公司,职工们提出了18个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队员赵利、省劳模李成、陈玉军等,通过一问一答、一题一解给出了指导方案,并深入车间进行了示范教学、现场解决。其中,省劳模李成还以“班前班后十分钟、六型班组”建设经验为切入点分享了“班组管理”经验,深受职工好评。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工会今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为企业和职工“传经送宝”,助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该区“劳模工匠助企行”累计参与的劳模工匠24人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多个,开展技能培训5场,受训职工250人,创造经济效益1600余万元。

(江苏工人报 万艾兵 蒋渭清 秦志贵 卢克余)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