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阳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是庆阳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将为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自信。

6月20日上午,“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活动走进华池南梁,探寻庆阳革命老区的红色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梁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从这里燃起的星星之火,曾照亮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辉煌道路。人们慕名走进南梁,重温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也让南梁成为红色旅游圣地。

用好红色文化,造福一方百姓,南梁镇以打造红色文化大景区为抓手,将南梁革命遗迹串点成片,让游客更加翔实触摸南梁历史。同时,南梁红色小镇还将庆阳的非遗文化,老区美食融入到景区体验中。在带给游客丰富旅游感受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让群众在红色旅游产业链上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梁镇荔园堡村何沟门安置区是南梁打造的红色文化体验小镇。新建的民俗馆、智慧馆、餐饮馆已全部投入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民俗馆,麦秆画老师杨淑芳正在教群众制作麦秆画。麦秆画取材低廉,艺术价值却极高,是极具乡土气息的农民画。

杨淑芳说,制作麦秆画有20多道工序,小小的麦秆经过清洗、蒸煮、碾压、粘贴等程序成为工艺品,这些工序可以分散制作,按照流程来加工,农家妇女经过培训后,也能协同配合制作麦秆画。她在南梁红色小镇民俗馆培训农家妇女,庆阳农家妇女有刺绣、做香包的传统,比较心灵手巧,学起来容易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淑芳团队农家姐妹制作的麦秆画除了大部分统一销售外地市场,还有一批具有南梁特色的麦秆画留在民俗馆,为来南梁旅游的游客带来艺术享受。

同样,制作庆阳香包和美人鱼玩偶的项目也为民俗馆带来多元民俗体验。项目负责人刘晓峰说,他们来自西峰区肖金镇,在南梁依托红色旅游发展旅游伴手礼。他们开发的香包和玩偶,当地妇女都可以参与制作,巧手点亮生活,为家庭带来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革命老区,品味特色美食。南梁红色小镇的美食馆也是游客必打卡的地方之一。炸粘面、洋芋津津、米面馍馍、红枣馍馍、油圈圈都是南梁特色美食,盛满了南梁人民的热情与真诚。来到红色南梁,游客一定要打卡这些来自老区的舌尖美味,感受陇东人家的热情质朴。

卢志文家就是陇东人家,他家就在南梁红色小镇的文旅集中区,房屋是二层小楼,面积有260多平方米。

“我们自己住两间,其余的房间我们改造成客栈,为游客服务。”卢志文说,他当时之所以选择大房子,主要是考虑后期发展民宿。

如今,卢志文家的房子已经成为特色民宿,客源由当地的公司统一调配,成为卢志文家的重要收入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南梁镇还将投资建设小红军军训培训中心,发展研学旅游,让南梁旅游服务更加完善。

据了解,南梁镇还招商引资引入天津罐装水企业,在南梁开发“南梁坊”饮用纯净水,以瓶装水的方式将南梁宣传出去,也让走进南梁的游客喝上属于南梁的家乡水。

以上项目可推动南梁红色小镇和南梁大景区加速发展建设,进一步提升南梁整体形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务工、经营商铺实现增收,延长产业链条,群众文旅产业收入可达到总收入的30%以上。

南梁镇党委书记张建政表示,红色南梁是革命先辈留给庆阳人民的宝贵材料,南梁镇党委、政府将以保护性开发为原则,守护好南梁的绿水青山,高质量治水,高标准建设南梁红色大景区,让南梁精神永续传承,永放光芒,让南梁群众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过上好日子。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责任编辑:黄璐

来源: 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