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一天,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山东省沂南县的一个小山村。

他们全部西装革履,有说有笑地穿行在羊肠小道上。为首的是一位年过六旬、两鬓斑白的男子,一边走着还一边环视着四周,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

此人名叫庄新民,是一个从上海刚刚退休的厅级干部,之所以要在花甲之年不顾舟车劳顿来到沂蒙山区,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一直萦绕在心头的一个愿望。

庄新民靠着脑海中的记忆,带着众人左拐右拐,最终来到一处破落的土坯房前。

当他看到正在门口晾晒衣服的老太太时,眼角竟然不自觉地泛起了泪花,赶忙冲上前去“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

“娘啊,救了我两命的娘,您儿子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如其来的举动,莫说是跟在他身后的众人,就连那位老太太都被吓了一跳,赶紧比划起了手势。

众人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个老太太是个哑巴,平时只能靠手语和人交流。

庄新民在平复好激动的心情之后,赶忙扭头对着身后的妻子、儿女们说道:“快给老奶奶磕头,要是没有她,哪有你们呢?”

等到哑老太太伸出形如枯槁的双手、捧着庄新民的脸仔细地端详之后,眼睛不自觉地睁大,将他紧紧搂住大哭起来。

村子里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便纷纷赶来,将哑老太太的土屋围得水泄不通。其中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小声议论道:“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干部不是她的亲儿子,却比亲生的还要亲!”

那么,庄新民和这位哑老太太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他对儿女们所说的,“要是没有她,哪有你们”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要想弄清楚这段故事,还要从几十年前开始说起。

1

这位哑老太太原名明德英,虽然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身体又患有残疾,但她却是沂蒙山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60年代的革命小说《红嫂》的故事情节就发生在沂蒙山区,而明德英、正是红嫂这一角色的原型。

1911年,明德英出生在沂南县一户贫苦人家,本应有着天真烂漫童年的她却遭遇了人生的不幸。

刚刚2岁的时候,明德英得了一场大病,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为她医治,最终落下了个不能说话的病根。

虽然患上了残疾,但明德英却从小就展现出了她巾帼女英雄的一面。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明德英和几个小伙伴到山上去挖野菜,半路上竟遇到了地主家的小少爷。

这位小少爷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当他看到几个背着篓筐的女娃娃便动起了坏心思,牵着两条大黑狗拦住了去路。

面对黑狗不停地狂吠,这几名女娃娃被吓破了胆,怔怔地呆立在原地嚎啕大哭起来。

见自己的“奸计”得逞,地主少爷颇为自豪地哈哈大笑起来。

谁料这个时候,明德英竟然走过来了,她虽然不会说话,但气势上却丝毫没有落于下风,直接从背篓里抽出一把镰刀,冲着两条大黑狗便挥了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只大黑狗被吓得四处逃窜,手里攥着链子的地主少爷一个没站稳,踉踉跄跄摔倒在地上。

见明德英如此强势,他也不敢再为难,心虚地逃回了家中。

1931年,刚刚年满20岁的明德英遇到了自己的爱情。经过媒婆介绍,她嫁给了同县横河村一个名叫李开田的年轻小伙。

李开田老实本分、吃苦耐劳,是把干农活的好手,在夫妻二人的辛勤劳作下,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2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德英和李开田将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但令他们夫妻俩没想到的是,战争的爆发竟让他们夫妻俩在历史上留名。

1940年的冬天,侵华日军对沂蒙山区开始了大扫荡,并且将位于沂南县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团团包围。

11月3日晚上,集结在蒙阴一带的数万日伪军倾巢出动,为了避免行踪被发现,他们不走大路、不经过村庄,于4日清晨终于抵达马牧池村,对山东纵队司令部发起了总攻。

纵队司令员在得知情况之后,认为敌我实力过于悬殊,如果正面迎敌的话恐怕会造成太大的伤亡,于是下令各部队分散突围,并留下几个连的兵力拖住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大部队突围成功之后,负责打掩护的小战士庄新民准备撤出战斗,不料行至一处山坡时被两名日本兵发现。

庄新民与两名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拔出后背的大刀猛地劈去,其中一名日本兵没来得及防范,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另外一名日本兵见状、果断拉动枪栓,庄新民大喝一声、猛地向前扑去,将他死死按倒在地上,抓起身旁的一块大石头便将对方砸晕。

这名日本兵即将昏迷之际,手指扣动了扳机,子弹刚好打穿了他的大腿。

庄新民虽然吃痛,但他知道必须赶紧转移,敌人大批部队很可能会顺着枪声找到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一瘸一拐地朝着远处的山林里赶去,不知走了多久,庄新民发现不远处有一处茅草屋,兴奋之余突然感觉眼前发黑,随后便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等到庄新民再次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在一旁炉火的温暖下、即使身受重伤却感觉不到一丝寒气。

正当庄新民四处打量之际,一对中年夫妇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正是明德英和李开田。

“你终于醒了!”李开田激动地说道。

原来,庄新民昏迷之后,很快就被明德英发现。看他身上穿的军装,就知道是专门打日本人的八路军,来不及多想便把他拖进了家中。

庄新民昏迷之后无法主动进食,好在明德英当时正在坐月子,于是便敞开了衣襟,将一滴滴乳汁滴在了他的嘴中,这才帮他捡回了一条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庄新民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大为感动,刚想起身道谢,全身上下却传来剧烈的疼痛。原来,庄新民在战斗的时候身受多处重伤,因为当时情况紧急,他并没有察觉,而现在脱离危险之后,身上的每一处伤口无时无刻不在传来撕裂般的疼痛。

明德英见状,赶紧拍了拍他的肩膀,用手语示意他安心养伤。

就在庄新民醒来的当天下午,几名打扫战场的日本兵就来到了这座茅草屋前,嚣张地就要闯进去搜查。

谁曾想,他们一抬腿竟然踢翻了门口的马桶和尿盆,军靴上、裤腿上沾上了大片黄渍,并且臭气熏天。

几名日本兵颇为嫌弃地连忙后退几步,打消了进去搜查的念头。

原来,这全都是明德英有意为之,把尿盆、马桶摆在门口,就是要阻止日本人进屋。

捂着鼻子的日本人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明德英则是打起了手语。他们这才明白,眼前这个人是个哑巴,只好转身朝着远处赶去。

在李开田、明德英夫妇的悉心照料下,一个多月之后,庄新民的伤势终于痊愈,便打算找到大部队、继续打鬼子。

临别时,庄新民跪在地上,言真意切地说道:“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您二位的恩情,等赶走侵略者之后,如果我还活着,就回来给您当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庄新民就向首长提出了提前退伍的申请,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沂蒙山区,找到那对救了他两命的爹娘。

可没过多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内战,庄新民只好再次投入到解放战争之中。

1949年上海解放,庄新民跟随首长陈毅进驻上海,被安排在上海市公安局工作。

在此期间,庄新民曾多次给沂蒙山区的地方政府写信,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寻找李开田、庄新民夫妇。

一直到1955年,庄新民终于收到了明德英的回信,虽然信纸上的字歪歪扭扭、甚至还有好多错字,但他仍旧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看着,直到最后喜极而泣。

原来,自从庄新民离开之后,明德英就主动加入了当地的抗日后援队伍,为八路军缝制棉服、救助伤员,后来还被评为了“沂蒙山区拥军支援模范”

后来,庄新民遇到了一位曾在战争年代在沂蒙山区工作的领导,经他回忆,明德英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大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60年代,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沂蒙老区拥军妇女们为原型,创作了短篇革命小说《红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更是赢得读者们的一致好评。

明德英,则被人们看作是“沂蒙红嫂第一人”。

因为平日里工作繁忙,庄新民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前往沂蒙山区,只好将心中所有的思念付诸于文字,将一封封家书寄给明德英夫妇。

直到1985年,已是厅级干部的庄新民从一线岗位退休之后,才有了空闲时间,便带着妻子、儿女们赶到沂蒙山区,这样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1994年底,庄新民本打算前往沂蒙山区,陪伴明德英老人过春节,不料在出发的前几天意外摔了一跤,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

无奈之下,庄新民便安排儿子庄建来代替自己,去看望明德英老人。并且他还特意嘱咐儿子,见到奶奶之后告诉她,等我养好伤后一定去看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世事无常,1955年初,因为天气寒冷,明德英患上了感冒,没过多久引发了肺炎,并造成心肺功能衰竭。

虽然当地政府派出了一个医疗小组竭力抢救,但因为明德英年事已高,身体各器官缺乏活力,最终于1955年4月21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