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5年,毛泽东主席再次踏上井冈山的土地,与众多昔日的老红军战士、烈士的家属以及当地民众亲切会面。当一行人来到黄洋界时,主席放眼望去,四周的山峰高峻险要,景色壮丽。此情此景让主席不禁陷入沉思,回忆起了那些共同战斗的峥嵘岁月,内心感慨万分。他转向随行的地方领导,深情地询问:“卢德铭同志,我们是否还能找到他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主席提及的那位“卢德铭”,便是那位三十八年前曾与他并肩冲锋陷阵的秋收起义总指挥。时光回溯至1927年9月,卢德铭率领其部众朝着井冈山方向进行战略转移时,遭遇敌人伏击,身中数弹,终因伤势过重英勇捐躯,彼时他尚不足二十三载年华。

岁月流转,多年后的今天,毛主席心中依然回荡着那一声激昂的呼唤:“还我卢德铭,还我总指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卢德铭英勇就义后,他的遗体未能寻得,甚至连一张遗照也未曾留下,这无疑给后世留下了一份难以弥补的遗憾。

在毛主席的离任之后,江西萍乡宣传部迅速组织起一支专业的调查团队,致力于挖掘卢德铭烈士的生平事迹,力求准确还原这位英雄人物的光辉历史。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详尽的搜寻,终于在1977年,调查组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一组珍贵的合照。然而,面对合照中的众多面孔,关于卢德铭烈士的确切身份,却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团队成员们对此一直未能达成共识。

同年十二月末,调查组获悉卢德铭的故乡四川自贡,尚有其侄儿卢定义居住的消息。调查组随即迅速出发,抵达自贡后,找到了被归类为“地主分子”的卢定义,并恳请他协助辨认合照中的人物形象。

卢定义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张略显模糊的照片,他的目光在照片上流转,最终定格在第一排右起的那个身影上。尽管照片的质量并不理想,但卢定义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他激动地哭喊着:“那就是我的幺叔,没错,就是他!”

调查组众人松了一口气,纷纷表示:“原来你的叔父正是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

接着,经过卢定义的详细叙述,调查组终于全面了解了卢德铭烈士的一生和所经历的一切。

【孙中山亲自面试,考入黄埔军校】

1905年,在四川省自贡市双石铺的狮子湾小村落,卢德铭诞生。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地主家庭,家境殷实,生活优渥。卢德铭的父亲卢安炳在盐号担任管账一职,家中拥有大量的田地,收入颇丰。身为家中的幺儿,卢德铭在七个兄弟姐妹中备受父母宠爱,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宛如被捧在手心的小少爷。

卢德铭年仅八载之际,家中却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劫难。那时,他的母亲黄氏不幸被一伙凶恶的山贼掳走,家人费尽周折,花费了巨额的赎金才将她解救出来。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对年幼的卢德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因此下定决心,将来要投身军旅,誓要剿灭那些为非作歹的山贼,为母亲讨回公道。

在1921年,卢德铭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进入四川公学深造。在他就读期间,一场两派军阀的激烈混战在少城公园爆发,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让他目睹了众多无辜民众的不幸丧生。这次事件令卢德铭深深领悟到,军阀的恶劣行径甚至比土匪更为可恶。因此,他坚定了信念,唯有投身革命,方能终结军阀之间的纷争,还广大民众以安宁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3年底,卢德铭得知广州黄埔军校正在招贤纳士,他便心怀壮志,整理行囊,决心投笔从戎,报名应考。然而,这一决定却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父亲苦口婆心地劝诫他:“儿啊,你本是书香门第,饱读诗书,为何偏要执意去扛枪摸炮,以身犯险呢?一旦遭遇不测,甚至可能连遗体都难以保全,这种险事,万万不能去做啊!”

然而,卢德铭心中已下定决心,他不惜动员父亲的老友相助,最终说服了父亲,踏上了漫长的广州之旅。这段旅程耗费了数月之久,待卢德铭抵达目的地时,黄埔军校第二期已然开课。卢德铭不愿此行徒劳无功,于是他携带着恩师李筱亭的推荐信,毅然决然地找到了“国父”孙中山。

李筱亭作为资深同盟会成员,孙中山自然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他并未直接让卢德铭进入学校,而是设计了一道关于“当前国家革命的核心使命”的试题来考验他的能力。在短短十五分钟内,卢德铭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了一篇出色的文章,成功通过了这次考验。孙中山立刻亲笔写下一张便条给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明确表明:这名学生已经通过了我的面试,应当被招收进校学习。

卢德铭成功考入黄埔二期,并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悉心指导下,最终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随叶挺北伐,屡建战功】

卢德铭在黄埔军校的学习之旅可谓一帆风顺,他的学业成绩斐然,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身为他的引荐人,孙中山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芒。在何应钦的面前,孙中山毫不吝啬地赞誉卢德铭:“他既精通武艺,又具备文韬,实乃全校的典范,未来定能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将领!”

卢德铭不负孙中山先生的殷切期望,他身披侦察排长的战袍,毅然投身东征讨伐陈炯明的英勇战役。在完成黄埔军校的学业后,他再次接受重任,前往海陆丰地区,负责训练农民自卫军,致力于培养共产党的杰出人才,为革命事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1925年深秋之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迎来了一支崭新的独立团。这支队伍的骨干力量由共产党员组成,其中叶挺荣任团长一职,而年轻有为的卢德铭则肩负起了二营四连连长的重任。年仅二十岁的卢德铭,便已在被誉为“铁军”的这支队伍中担任基层干部,其未来的发展潜力无疑令人瞩目。

在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后,叶挺的独立团勇担国民革命军先锋重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向湖南挺进的征程。而卢德铭率领的四连更是这一先锋队伍中的精锐之师,他们犹如利剑出鞘,每次战役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在湖南永兴的激战中,卢德铭英勇领先,以迅猛之势行军并成功夺取了攸县。战后,叶挺对部下们赞誉道:“正是卢德铭的指挥才能使我们取得胜利,他有着引领我们前行的力量。”

在武昌战役的激烈交锋中,国民革命军虽屡次发起猛攻,但始终未能成功拿下城池,甚至一度面临三千敌军反扑的严峻形势。然而,在这紧要关头,卢德铭英勇无畏,挺身而出,他率领四连战士奋勇冲杀,将敌军打退,成功扭转了战局。最终,国民革命军成功攻克武昌,卢德铭因其在战斗中的卓越表现而多次获得提拔,于1927年荣升警卫团团长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