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历来是千古难题,婆婆觉得我辛苦养大的儿子对别的女人好,心有不甘;媳妇会觉得我千里迢迢远嫁过来,丈夫理应对我好。

核心是什么呢?是两个女人在争夺一个男人的爱。虽然这爱的性质不同,但男人的精力有限,难免顾此失彼。

这种矛盾情况多发生在“婆婆缺爱”的情况下。《玫瑰的故事》里,方协文的妈妈,黄亦玫的婆婆,就是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协文一出场,剧中就交代了,他从小失去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养大他,省吃俭用送他读大学,考研,读博。

这位妈妈固然有值得歌颂的地方,但也由于失去丈夫、重心转移,导致她强势,来到儿子儿媳家,这种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方协文,与母亲一脉相承,最终失去挚爱黄亦玫,抑郁而终。

01

婆婆嫌玫瑰不工作,还花100元买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母原本生活在老家延吉,发现儿子对儿媳好,心理就不开心了,她把儿媳黄亦玫当成一个入侵者,抢了她辛辛苦苦养大的“优秀”儿子。

不打招呼,收拾行李,自顾自来到了儿子儿媳的小家。名为“照顾”黄亦玫,实则是“监视”。

看到儿子做家务,她心中就不悦了,觉得家务就该儿媳黄亦玫一人承担。这时,方协文还会解释几句:“这都新时代了,做家务男女平等。”

看到黄亦玫买了100元的鲜花,方母更是阴阳怪气、指桑骂槐:“花得比我一个星期的买菜钱还要多。”

可是她不知道,黄亦玫花的钱都是自己赚的,甚至在方协文说要创业时,善良的黄亦玫还递上了自己的存折。

02

方协文立场逐渐偏向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是禁不起唠叨的,有一个“话唠”妈妈,说的多了,方协文从一开始的反驳母亲,渐渐变得沉默认同。

他也觉得,不上班的黄亦玫吃他的,用他的,住他的。

加上他本身有着巨大的自卑感,担心那么漂亮的妻子,会被人抢走。

因而,他开始打压玫瑰。明明是他使诡计帮妻子递交的辞职报告,却骗说:“你们领导,看到你辞职,别提多开心了。”

03

婆婆基因强大,方协文本性暴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亦玫做个指甲,被方协文呛说,做了这个就不方便做家务了,还乱花钱。

黄亦玫面试穿裙子,方协文看了不爽,觉得打扮太妖艳,像是要和谁约会。

方协文过惯了靠妻子伺候、衣来伸手的日子,怕妻子一旦变优秀了,就不好掌控了。他从来不知道,何为尊重与付出,只知道一味索取。

即使没有方母前来搅局,黄亦玫与方协文也很难继续走下去。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

结语

方协文最终收到了黄亦玫发来的“离婚协议”,结局令人唏嘘,不禁让人反思:真正的孝顺,是否意味着牺牲个人幸福和伴侣的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方母若能理解美国作家玛雅·安杰洛的这句话——“我知道,人们会忘记你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或许,一切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