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刺刺”声响起,弧光闪烁、焊花飞溅,一道细密整齐的鱼鳞纹焊缝在黄钟的“巧手”下完美呈现,他又完成了一次焊接作业。39岁的黄钟已经从事焊接工作22年,是位老“焊”将。多年来,黄钟参加过许多竞赛,随之而来的是“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云南省技术能手”、“云南工匠”等若干荣誉加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5℃!水富夏季的高温让很多人汗流浃背,而在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装备运维中心焊接服务中心岗位的黄钟却不觉得这个高温很难耐,因为他和同事们曾在42℃的高温厂房中紧急作业,维修机器数个小时。“让每一次焊接都天衣无缝!”这是黄钟对自己的要求,他扎根一线22年,以机械轰鸣为歌,与焊花飞舞为伴,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焊接技术能手,用精湛高超的技艺在压力容器焊接、现场高压设备故障处理、运行装置带压堵漏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中书写出动人的篇章。

勤学善钻强本领 做梦想的追逐者

2002年,黄钟进入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面对车间冷冰冰的钢筋铁板和四处飞溅的焊花,初出茅庐的他既感兴奋又显无奈。焊接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术活,老师傅告诉他:“要想当一名好焊工,不能光拼体力,更要靠脑力。”黄钟听后,主动学习《锅炉压力容器基础理论》《焊接工艺》《焊接材料》《金属学》《管道焊接方法》等专业书籍。为尽快掌握焊接技术,黄钟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车间,最后一个离开练习场地,平时仔细观察师傅们焊接时焊枪的使用角度、焊接的电流大小、施焊的方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黄钟的焊接技术突飞猛进:平焊、横焊、仰焊、立焊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并先后取得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自动焊等30多种焊接资质;申请国家专利5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

技艺精湛勇亮剑 做装置的守护者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黄钟成为公司焊接领域的领军人才,经常主动承担焊接工作中碰到的急难险重任务。“只要黄钟在,心里就踏实。同事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定心丸’,其过硬的技术有口皆碑。”黄钟的同事姚巧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3月,正是春耕用肥的高峰期,公司尿素装置关键高压设备接管发生泄漏,管道内的甲胺溶液不停地往外喷射。关键时刻,头戴空气呼吸器、身穿防护服的黄钟主动出战,凭着高超带压堵漏焊接技术和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连续工作20小时,终于将泄漏处的裂纹成功修复,不仅避免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还挽回了3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保障了春耕供肥,更开创了化工行业带甲胺液体高温高压堵漏的先例,而公司合成氨尿素两套装置也创造了连续运行552天的世界纪录。

22年来,黄钟参与公司项目建设20多个,完成压力容器制作数百台,经手焊缝上万条,管道焊接超10万米。凡是经过他手里的焊接作业,探伤合格率均达98%以上,成为公司名副其实的“免检产品”。

守正创新克难关 做时代的奋斗者

2020年,公司煤气化装置汽化炉水冷壁管发生泄漏,由于设备内部交错复杂的管道遮挡视线,漏点根本看不见。就在大家束手无策之时,黄钟实施了一个从没用过的方法——开天窗焊接。恢复后的焊缝全部100%合格,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检修时间,而且节约了一次开停车费用约220万元,确保壳牌煤气化装置连续运行,追平了263天的世界纪录。

2021年4月,公司合成氨装置关键设备汽包液位计泄漏,管内是11MPa的高温锅炉水。泄漏处噪声巨大,介质喷涌,正常的带压焊接根本无法实施。关键时刻,黄钟大胆创新,带领团队精心测量和研究,设计出一个特殊的高压环式带压堵漏夹具,经过1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堵住了漏点,不仅避免了装置停车导致的几百万元的损失,还为行业超高压带压堵漏翻开了新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废锅高温环境焊接水冷隔热夹套、自制松下系列焊机水冷系统、改造利用废旧焊钳、发明背面送丝焊和照镜子焊等焊接方法,近年来,像这样的小改革、小发明、小设计等“五小活动”,黄钟贡献了24个,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影响公司生产装置正常运行的各类疑难问题,还成功推广应用到行业领域内的其他企业,成为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焊接”工种的一张鲜活名片。

言传身教春满园 做匠心的传承者

作为焊接高级技师,黄钟主动承担起团队“领头羊”的作用,他把生产和教学以及技能竞赛相结合,将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根据每个人的运枪操作习惯等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详细讲解、亲身示范。通过他的悉心指导,他带的20多名徒弟都成长为云天化集团各分公司焊接专业的顶梁柱,多人获得高级技师资质。2020年,黄钟团队获得云南省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2022年获得云南省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二名。团队包揽了云天化集团五届职工技能大赛的全部“焊接状元”,多人获得省、市级“技术能手”称号。徒弟贾晓东获得2023年昭通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接技术状元”称号,黄名涛等多人获得昭通市“技术能手”称号,姚巧获得云南省技能大赛“技术能手”、云南省“焊接技术能手”、昭通市“乌蒙工匠”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黄钟的匠心就体现在飞舞的焊花上,体现在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上,他带领更多的焊接人才不断进步,为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集团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产业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 /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周 燕 龙 萍 文/图

监制/ 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李建芹 编辑/严家佳

投稿/822996965@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自 “ 微昭通 ”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