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摄影报道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城市文明的基础。

6月20日,广元经开区下西坝街道铁路社区,一场主题为城市文明建设媒体见面会“城市治理”专场活动在此拉开帷幕,见面会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现场对话的主角包括:相关部门干部、社区市民代表、媒体记者三类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元市城市文明建设媒体见面会现场

活动现场,先是由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管执法支队干部王鹏介绍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总体情况,而后,来自中央、省级和市级多家媒体记者争先向相关部门干部提问:“请交警部门介绍一下,广元在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广元在公共安全治理方面有什么经验做法?”“下西坝街道是如何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有何经验体会与大家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现场谈社区变化

群众作为城市治理的阅卷人,在部门答问环节结束后,社区居民的心声,成了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个集工业园区、老旧小区、城市新区、涉农社区于一体的“特殊区域”,下西坝街道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曾经存在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环境秩序差等诸多问题。

而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区域”,竟在短时间内华丽蜕变,先后被评为省级安全社区和全市基层治理示范街道。

活动当天,记者行走在干净整洁的街区,铁路文化和老广元文化,随处可见,让人眼前一亮。人们有的正打理店铺生意,有的则忙着修缮房屋、打扫卫生,一旁的街边小凳上,老年人坐着欢笑畅谈,充盈着岁月静好的小美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净整洁的街区

“我们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微’处出发,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实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推动建成了5个邻里共享空间、2个口袋公园,同时,还建成了铁路社区长者食堂。”下西坝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敏介绍,近年来,当地结合辖区实际,提出了建设“产城融合核心区、基层治理先行地”的总体目标,着力推进全域城市化、产业高端化、产城一体化,辖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显著增强。

“尤其是老旧小区变网红街区,激起了社区群众的情感共鸣,形成了社区的共同文化,为居民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加码’。”李敏说。

“我是一个‘铁二代’,父辈是铁路上的工人,我属于是第二代的铁路人,我见证了整个社区的变迁。”居住在铁路社区的樊盛菊坦言,自己所在的铁路社区,既是城市工业区、火车货站区,又是老旧居民区、城乡结合区,近年来,社区硬件、软件设施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人纷纷到此打卡游览,社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旧小区变网红街区

“社区成了网红小区后,小区的居民非常重视环境卫生,楼道牛皮癣、烟蒂、花园里杂草打理、浇花灌水都是自发开展。”正如社区网格员罗平所说的那样,社区居民纷纷以“主人翁”角色,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王玖英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2月16日,我从广元铁桥路过时,发现了一块水泥板破损了,觉得存在安全隐患,过来过去的人多,很危险。”当时,王玖英便拍了现场图片上传到“随手拍”系统。当天晚上,相关部门便联系了她,并迅速到现场做了围挡处理,张贴了警示标语,禁止行人通行。

“这个事情通过我的随手拍,能够迅速得到处理、维护了公共安全,我感到很自豪。”王玖英说,到目前为止,她在生活和工作中,共发现并上传城市安全隐患46件,全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以后,我将继续做一个安全隐患随手拍的参与者和宣传员,积极推动‘安全隐患随手拍,人人争当安全员’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在推进公共安全治理中,广元市坚持预防为主,统筹采取各种措施将隐患消除在“神经末梢”,全力防范“小患酿成大祸”,创新推广运用“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系统,打好安全生产防御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人在街边欢笑畅聊

截至2024年6月18日统计,“随手拍”系统上线运行7个月,群众关注“广元应急管理”公众号33059人,下载“随手拍”小程序38170人,累计收到群众举报安全隐患27516条,办结26494条,办结率96.3%。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高不高;社区文明水平的高低,也是检验城市文明建设工作深不深、实不实的重要标尺。”据广元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召开干部、市民、记者三方参加的媒体见面会,以干部“我为民知”、群众现身说法、记者所见所闻,切实反映广元市城市文明建设的相关情况,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共同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