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楚涵说,很多人对读书和直播带货都有偏见。她认为,读书就是要学以致用,直播荐书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改变个人境遇,创造社会价值,这就是读书的价值。

作者|安心

编辑|晓晴

女博士何楚涵,火出圈了。

作为一名在抖音上拥有430多万粉丝的90后短视频创作者,她近期登上了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了《一代文宗欧阳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着数百万粉丝的催更,她一刻也不敢懈怠。除了处理来自各方的约稿、约课、节目及活动邀约等日常安排,作为一名短视频文化博主,她既要录短视频,还要选书、看书、直播荐书。所以,她不得不把每天的睡眠时间压缩到5个小时。

她在短视频里主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国学。看似冷门的知识赛道,她却在半年内吸粉超百万,一年多时间就在抖音积累430多万粉丝,全网粉丝超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抖音上,几百万人追随她,催她更新,被她丰富的学识和轻松的讲课风格深深吸引。她用讲故事的方式讲传统文化,让很多人有了“知识流进脑子”的感觉,有人因此重燃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有人跟着她免费上了一次大学。

她是一名90后的女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专业。但她出众的颜值,时尚又端庄的衣品,讲课时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样子,与世俗偏见里的“女博士”不只是不像,可以说恰恰相反。

这不禁让人好奇:何楚涵博士是如何成为今天的模样的?从艺术学博士到短视频文化博主、带货主播,她如何平衡、自洽,走得更远?

“我没有什么流量密码”

2023年1月,何楚涵在抖音上发布了几条短视频,讲的是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比如苏东坡“一路被贬一路吃”的故事,《陶渊明,喝酒才是人生大事》《中年看西游,我们都是取经人》等。

那时候她的抖音账号粉丝还不足100个,所以几条视频的反馈一般。

何楚涵没有灰心,继续录制和更新。2月底时,她发布了一条关于鲁迅的短视频。在这条视频里,她解读了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的寓意,呈现了鲁迅鲜为人知的形象与才华,她称赞他是“民国第一设计师”、“民国第一宝藏男神”。

这条视频的播放、点赞和收藏都较之前明显变多了,评论区也热闹起来。在几百条评论里,点赞最多的一条是:“知识渊博又不失幽默”。

真正的飞跃发生在去年5月。彼时,何楚涵发布了“清华国学四大导师”系列短视频,分别追忆了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和陈寅格四位国学大师的风范。

在她的描述里,梁启超“十年饮水,难凉热血”;王国维“至真至诚、赤子之心”;语言大师赵元任是一位跨界奇才;而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系列第一条视频就“火”了——她讲梁启超的视频点赞高达28.9万,评论1.3万条,5.5万人收藏。该系列点赞最低的一条视频也被6.6万人赞过,9000多人收藏。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系列让何楚涵在抖音被更多人看见。不到半年时间,她就收获了超百万粉。一年多时间,她的抖音账号就像在滚雪球一样,迅速吸引了430多万粉丝。

何楚涵迅速破圈背后,究竟掌握了什么流量密码?

“我没有什么流量密码”,何楚涵说,她没有花过一分钱买流量,全是自然流;对她来说,成为一个拥有几百万粉丝的短视频文化博主是个意外。

那么,几百万粉丝到底为什么要关注何楚涵?不妨从粉丝那里找找答案。

在何楚涵已发布的作品中,她讲王维,李白、唐伯虎等名人的视频都获得了高赞。听了她的讲解,很多网友恍然大悟,原来诗佛王维不仅才华横溢,且有拿得起放得下的从容与与大智慧;唐伯虎不仅不风流,还历经沧桑,命运悲惨。

何楚涵讲王勃的《滕王阁序》是迄今为止其点赞量最高的一条视频,目前达到149.8万,播放量超8000万,激发粉丝们发布了7万多条评论。

其中一条被高赞的评论是,“听博士的讲解如咀橘嚼柑,口齿生津回味悠长”。也有人感谢她,比如一个初中毕业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粉丝表示,看了何楚涵的视频,自己相当于免费上了一次大学。

何楚涵的视频不仅让粉丝有收获,甚至还激发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IT工程师就告诉我们,他当年正是因为不喜欢背诵古诗词才弃选了文科,如今看了何老师的视频才发现古诗词原来这么美。

在讲述风格上,何楚涵不仅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还很擅长用当下流行的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让内容变得有趣。比如她说“李白是上门女婿”,“白居易是一个超级好的饭搭子”,苏东坡是“内卷界的天花板”。

因此,很多人称赞她是“最会讲故事的女博士”,表示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还有很多人被何楚涵的渊博和口才折服;也有人遗憾大学时没有遇见这样的老师。

总的来看,何楚涵之所以被数百万人追随,是因为踏准了一个关键词:好内容。何楚涵也认为,好内容是她被喜欢的核心原因;在她的视频里,好内容的含义包括有知识性、有情绪价值、有趣味,而且利他。

视频里几分钟,视频外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何楚涵不是突然才成为今天的样子的。

她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爱读书的习惯,而且是非功利性地读书。从上初中以来,何楚涵无论去哪里,都会在包里装一本“闲书”,这个习惯帮她利用了一些碎片化时间读书,也感受到了不为考试去学习的乐趣。

从这个角度看,何楚涵的意外走红并不让人意外。

直播荐书背后的思考

2023年7月,也就是何楚涵在抖音平台粉丝破百万的阶段,她开启了首场直播,推荐好书。作为文化博主,她不仅内容讲的生动有趣,在直播间推荐的书也备受欢迎。

以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史学名家张大可先生耗时30年注解的《资治通鉴》为例,全文14册,共上千万字,由于篇幅巨大,上市后几乎无人问津。然而,在何博士的抖音直播间推荐下,这本书受到了广泛关注,热销至加印。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何楚涵的直播间受到越来越多粉丝的关注,销量稳步增长。

好书+好价是她们不断刷新销量成绩的秘诀。何楚涵直播间的畅销书大都是面向青少年的读物,诸如四大名著、古文观止、《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等,旨在帮助孩子爱上传统文学、爱上语文、爱上学习。

推荐优质图书的同时,何楚涵也在努力为用户争取到好价格。以《一起去古代:历史的一天》为例,它是河南博物院耗时五年打磨,2024年正式推出的一套重磅历史启蒙绘本。这套绘本给出了“何楚涵博士专属价”——含唐宋元明清全五册售价59元,价格全网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在抖音拥有430多万粉丝,全网粉丝超千万,但何楚涵在在直播带货这件事上,表现得相对“佛系”。她希望在直播间推荐更多书,助力全民阅读,但她又拒绝被数据所绑架,不追求纯粹的销量。努力打造一个小而美的直播间,传递人文知识和情怀是何楚涵努力的方向。

所以,对于直播荐书,何楚涵坚持的第一条原则是:只荐好书!

在她的直播间,她只推荐自己了解的书——社科类图书。曾有人向她推荐过经济学方面的书,被她拒绝了,“不了解、判断不出好坏的书我不带”。

即便在她了解的社科类图书里,她也要亲自筛、亲自读,内容好是最重要的标准。另外,她觉得一本书应该让人读起来有愉悦感,就像拿到一件礼物一样,所以装帧也很重要。

在图书之外,她的直播间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卖;她认为人货场一致很重要,一个文化博主推荐卫生纸就很违和。

开启直播荐书后,本不怎么爱社交的何楚涵更加不爱社交了。因为随着影响力变大,越来越多人会找上门来洽谈合作。何楚涵经常是悄悄“溜”掉,或者安排助理接待,她希望自己筛选的产品是真正有价值的。

何楚涵说,她希望当用户想买人文社科类图书,想买经典好书时,第一个能想到的是何楚涵博士的直播间;在这里能买到好书,而不是能捡个便宜。

从艺术学博士到短视频文化博主再到荐书主播,多重身份下,内心自洽很重要。

虽然何楚涵并不喜欢“网红”这样的标签,但她认为自己研究传统文化和在短视频平台做文化博主、直播荐书,核心都是要学以致用,最终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人;这也是她做这件事的价值所在。

在何楚涵的抖音自我介绍里,她把自己定位为全民阅读推广者,“非遗”推广者,无论是直播,还是短视频,她的初心一直都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靠什么走得更远?

实际上,短视频文化博主和直播荐书也给何楚涵带来了很多变化。

比如,每当她拿到一个版本的诗经、红楼梦,她都会重新读一遍,对她来说选书、荐书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和巩固。每当她把短视频发布出来,评论区都会收到大量热心粉丝的反馈。这些最终都会反馈到她后续的内容中。

随着何楚涵在短视频平台被越来越多人看见,她在现实生活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走在大街上,经常会有粉丝主动来打招呼。

当然,还有一个何楚涵并不避讳谈及的变化——经济收益。虽然是小众赛道,但随着直播荐书越来越多,她开玩笑地说,自己至少每年有更多旅游预算了。

但何楚涵强调,所有这些都不是激励她走到今天的核心动力。

从2023年1月发布第一条短视频到去年9月,她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从内容策划,视频拍摄、剪辑,上传,运营全部由她一个人完成。即便是目前拥有了两个助理,她还有很多工作亲力亲为,忙到不得不压缩睡眠时间。

何楚涵说,坚持是成功的秘诀,而兴趣是动力之源。这也是何楚涵亲自佐证过的人生信条。

当年考研时,她被考到的一道题目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生前不被看好,却在他们死后变得价值连城?

那段时间,何楚涵正好在读梵高的传记——《仰望星空》,她便巧妙地运用了梵高例子答了题。“不是为了考试去学习,但到考试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内容我刚好在哪里看到过”,何楚涵说,这种美妙不可言喻。

正是因为平时坚持读书,而且是凭着兴趣读书,让她变成了一个“腹有诗书”的杂家。所以她考研只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后来边工作边考博,也没有真正准备几天,全靠积累而不是刷题。

近期,何楚涵打造了一个新的可以对谈的直播间。按照她的计划,下一步将邀请一些作家、文化名人、艺术家对谈,不仅推广书,也推广传统文化。

总之,她希望在文化和艺术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而兴趣也将是支撑她走下去的最大的动力源泉。

当然,从艺术学博士走向文化博主、直播荐书,何楚涵收到的不全是鲜花和掌声。当她开始带货时,一些质疑的声音随之而来:一个读书人怎么能带货呢?为什么不好好做学问、搞研究?

“我觉得这是很多人对读书的偏见,以及对直播的偏见。”她说,读书就是要学以致用,直播荐书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改变个人境遇,创造社会价值,这就是读书的价值,她本身就是在证明读书有用。

实际上,通过文化带货助力好书被看见、助力知识传播是抖音电商过去几年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中国科普研究所和抖音联合发布的《短视频平台共创知识传播新生态》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95%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而抖音平台上活跃的“知识达人”中,约七成通过平台获得了收入。

合作平台

澎湃|第一财经|南财号|界面|华尔街见闻|36氪|钛媒体|虎嗅|雪球|富途|东方财富财富号|腾讯|新浪|网易 | 搜狐|大风号|头条号|百家号

内容转载:文末留言或后台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