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中专生姜萍,在一项全球数学竞赛中,力压一众名校学霸,获得第12名。但铺天盖地的质疑也纷至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质疑姜萍作弊或者背后有推手的人,一部分出于对学术的尊重,不容许殿堂被玷污;一部分出于对能力的自负,不相信有人比我强;还有一部分,则是单纯的“嫉妒和恨”,不把姜萍和她的老师批倒批臭,誓不罢休

而支持姜萍的人,理由大多很朴素:有的人因为有着类似的经历,从而产生共鸣;有的人因为相信“任何人都可以努力奋斗取得成功”,从而取得激励;还有的人,是因为看不得那么多人“围攻”一个小女孩,从而产生同情。

应该说,无论是对姜萍的质疑或支持,都是在行使公共话语权,只是充满偏见的揣测、毫无根据的攻击,却背离了“百花齐放、诸子争鸣”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支持姜萍,是无所谓“真相”的,因为从她身上,分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多少人,因为是所谓的“差生”,偶尔考一次高分冤枉过“作弊”?

有多少人,因为“偏科”的缘故,总成绩不行而没考上心仪的初中、高中、大学?

还有多少人,因为家境困难辍学,或者因为上不起补习班,而在竞争中败北,从而与理想擦肩而过?

姜萍的经历,有典型性,也有普遍性,不仅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复盘,还是对人才评价、教育公平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而“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这几个方面,与“复兴征程”息息相关,也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萍的成功,有其偶然性,所以不可能确保她次次成功,包括闭卷的决赛。

不过,我们并不担心她会“翻车”,很多连题目都看不懂的人,就不要断定姜萍也一定看不懂了。

“吹灭别人的灯,不会让自己走得更远”“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我们担心的是,有些势力会全力维持“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常态,并且坚持扼杀“草根逆袭”的可能,强迫你服从“宁有种乎”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