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关于欧盟三大职位,欧洲理事会主席、欧洲委员会主席和欧盟外交与政策高级代表的讨论即将展开,据多方调查显示,冯德莱恩连任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意味着,欧盟将延续亲美路线,继续针对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欧盟委员会在社会各界的反对声浪中,宣布了对多家中国汽车厂商加征关税的计划。而在刚刚结束的G7峰会上,美国又牵头在联合声明中谴责中国“产能过剩”,把中国描述为“任性的经济行为者”。

他们不仅指责中国,使用政府补贴过的廉价电动车占领欧洲市场,还威胁我们不准断供西方科技产业所需的关键矿物资源。总之就是,西方想让中国卖什么,中国才可以卖什么,充分体现了这些自认为的“世界秩序领导者”们有多蛮横无理,以及对中国不断崛起的深深的恐惧。

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人都在担心,中美、中欧之间,可能掀起新一轮“贸易战”,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我认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欧美国家宣称对俄罗斯“全方位、无死角”的制裁,已经宣告失败。这两天有数据出来,说俄罗斯的天然气在2年之后,重新超越美国,拿到了欧洲市场的最大份额。

要知道,当初美西方制裁俄罗斯,是把俄罗斯踢出美元结算体系,对俄油发出禁运令,连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北溪二号”管道都被炸毁,一顿操作下来,俄罗斯的能源居然还能光明正大地卖到欧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别看欧洲有几十个国家,但其中的绝大多数,资源都极为贫瘠,他们不买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就只能买美国和中东的高价货,2年多过去,欧洲经济早就扛不住了。

同样的道理,中国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我们拿德国来举例子,他们进口俄罗斯原材料,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商品,如果不能卖到中国,他们赚谁的钱?所以欧盟加征关税政策一出来,德国就派副总理哈贝克访华,要跟咱们谈谈,谈的是什么,当然是怎么绕过这些政策,大家继续合作。

而且,咱们再退一步说,即使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增关税,或者跟我们打“贸易战”,中国商品就卖不过去了吗?还真不是。前段时间,咱们一款国产车高调亮相,在西方民间引起广泛讨论,欧美用户做了一道算术题,说即使他们的国家,对这款车征收100%的关税,相比他们自己生产的电动车,依然足够有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欧美民众以高昂的价格,购买他们所谓的国产货,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政府、企业从中赚了多少钱。现在,中国手握全产业链,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好的商品,试问哪个国家的消费者,会不愿意花比较少的钱买到比较好的东西。

另一个例子,是卖到美国的中国产无人机,日本媒体做了一个调查,说美国对中国产无人机进行制裁已经很多年了,可中国优势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非但没降,还上升到了现阶段的90%以上。有美国执法机构的人员表示,中国无人机不仅价格更低,质量也更好。他们选择中国货,完全是“用钱投票”。更搞笑的是,就连在俄乌战场上,乌克兰士兵也更信赖来自中国的无人机,不是美国的,相当于用自己的生命,给中国产品代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儿说到底啊,其实就是一句话,面对新的技术革命,长期躺在冷战和经济全球化红利上的美西方相关行业不思进取,来自中国的同行,已经完成了“弯道超车”。面对这样的新局面,美西方政府没办法重振产业竞争力,只能打压中国,试图让本国消费者继续交“智商税”。

短期内这么搞,可能还有点效果,但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各国民间的交往密切,消费者“用脚投票”,“用钱投票”的趋势只会越来越难以阻挡。等到美西方政府拦不住的时候,现在被关税等措施保护的有关产业,将会面临更加猛烈的冲击。到时候美国和欧盟,都将成为全世界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