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照明不仅关系到居民的夜间出行安全,也是城市形象和环境品质的重要体现。为实现照明效果与节能环保的双重目标,合肥高新区积极探索城市照明建设新路径,选用能耗低、光效高的新型节能灯具,搭建智慧路灯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对照明设施的优化升级,致力提升城市照明智能化管理水平,为辖区居民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美观的夜间出行环境,同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样板先行 加快路灯节能改造

自今年3月以来,合肥高新区全面启动路灯能源管理及智慧化管控升级改造项目,对全区90多条道路共20000余盏老旧灯具进行节能改造,根据道路和路灯排布现状,科学规划、“一路一策”,在路灯功率、结构、色温、灯型等方面力求节能最大化、美观最优化。

其中,枫林路(长江西路-望江西路)作为路灯能源改造提升工程建设的样板路段,合肥高新区采用新型LED节能灯对道路沿线原有122盏灯具进行更换,并加装112盏低位照明路灯,有效解决了道路两旁树木遮挡带来的照度不足的问题,亮灯率100%,不仅光照度较改造前得到大幅提升,照度值高于国家标准平均值,而且路灯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节电率达到62.4%。相比于高新区原有的传统高压钠灯,新安装路灯还具有散热性好、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等优点,可以极大减少后期维养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枫林路改造后照明效果

目前,改造工程已经进入全面建设期,黄山路、玉兰大道、科学大道等道路的路灯节能改造陆续完成,预计10月前可完成全部路灯节能改造。改造后不仅综合节电率将达到40%以上,年节约电费约700万元,高新区也将成为全市平均照度最高的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工人员正在更换灯具

“该改造工程无需政府财政投入,用节省的电费支付项目投资和维护费用,以节能效益推动改造升级,实现政企民多方共赢。”

数智赋能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为提升智能管理服务水平,高新区积极探索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建设,通过实施路灯能源改造,搭建智慧路灯管理信息平台,对改造后的LED灯具安装单灯控制器,实现每盏路灯“1对1”以及全城灯具“一张网”的智能化管控,根据道路环境及实际需求对不同路段路灯进行开关以及智能调光,最大限度节约能耗,实现路灯系统的智能低碳运营。“路灯设施出现故障时,平台会第一时间发出告警,精准定位故障灯具,并自动派单给维修人员处理,可以提高路灯故障处置及时率。”高新区城管大队市政处工作人员介绍道。

此外,通过数字化平台,高新区实施“一灯一码”制度,对全区约10000杆路灯安装唯一编号和二维码身份标识,巡查发现故障可“码上报修”。

持续整改 消除城市暗盲区

为了给居民营造更安全的夜间出行环境,提升城市整体照明水平,合肥高新区持续开展“暗灯区”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拉网式实地排查,梳理城区发展中形成的暗盲区,夯实暗区整治数据底板。

实施完成辖区内金桂路、黄山路照明设施更新改造工程,更换电缆线1380余米、增加126套辅道灯、45套景观照明灯具,亮灯率达100%,有效改变以往道路昏暗状况,全面消除暗盲区域,让市民夜间出行安全放心。

“以前晚上出行,这个路灯都是暗黄的,看不太清楚。现在更换新路灯,晚上看得更清楚了,出行也更加方便,而且这个灯光看过去很舒服,一点也不刺眼。”市民李先生乐呵呵地表示。

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继续加快推进路灯能源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不断优化照明设施,加强智能化管理,推动绿色照明技术的应用,以期达到更高的能效标准和更优的照明效果,为打造更加宜居、智慧、绿色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