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眼科医院迎来了近视矫正手术的高峰期。许多学生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近视矫正手术,以满足不戴眼镜的需求或职业规划需求。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重视。对此,眼科专家给出这些提醒……

选择合适的手术有几大指标

当前,近视矫正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角膜激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其中,角膜激光手术包括全飞秒激光辅助透镜取出术、飞秒激光辅助的原位角膜膜腔术以及表层切削术。眼内屈光手术则以ICL晶体植入术为主。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视眼激光治疗科主任黄国富提醒,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需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指标。一是屈光度数,个人佩戴的眼镜度数直接决定了需要切削多少角膜组织。二是角膜厚度,角膜过薄的人不适合部分激光手术,而是需要进行个性化选择。三是角膜形态和生物力学的筛选,医院需要通过地形图的判定和生物力学筛选排除手术风险。

“现今在市面上开展近视激光矫正的机构较多,有些机构在手术方式的命名上是不规范的。这种不规范命名会误导患者和家长,需要大家仔细辨别。”黄国富说。

许多患者存在误区,认为全飞秒一定比半飞秒好,或者ICL一定比其他手术方式优越。事实上,不同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适合不同人群。例如,ICL主要是针对高度近视的,或一些有特定职业需求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关键在于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良好,要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近视矫正手术只是锦上添花,不做也可以戴眼镜生活。

不少患者疑惑,为什么有的眼科医生自己并不做近视手术?黄国富表示,实际上这是个人选择问题,有的喜欢戴眼镜,有的则是因为患者在术前检查中发现,自己的眼睛并不适合做矫正手术。“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视手术的术前检查过程中,大约10%的患者会被劝退,因为他们的眼睛度数不稳定,不适合做手术,或者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视手术并非治愈手段,而是矫正手段。做完近视手术后,患者有可能出现干眼等情况,需要用人工泪液来辅助康复。康复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感染的风险。

预防近视: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中提到,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

现代社会中,由于电子设备大量进入家庭,孩子的近视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家长对孩子近视问题的焦虑日益增加。专家表示,部分家长误以为孩子不戴眼镜可以避免近视,这是错误的观念。正确的做法是,家长要带领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到专业机构进行视力检查和验光,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孩子该配眼镜时要及时配眼镜,以防止近视加重。对近视的预防和控制也很重要,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视力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以下是对青少年/高考生的一些近视预防建议:

1.定期检查:青少年应该坚持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确保及时发现度数变化,进行有效干预。

2.多参加体育活动:学生每天应该保证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这样有助于预防近视。

3.合理用眼:注意劳逸结合,每学习40分钟,休息10分钟,远眺放松眼睛。

4.注意饮食均衡:注意营养摄入,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5.接受专业指导:学生要遵循医生建议,正确使用矫正工具和药物。

文、图、视频|记者 朱嘉乐 实习生 龙名扬
通讯员 邰梦云 唐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