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育改造工作质效,贵州监狱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教育改造工作新途径,建设省级教育中心网络教育平台,实现省局与局属各监狱的互联互通,有效汇聚优质教学资源和人才,打破空间壁垒,延伸教育改造工作新路径。6月20日,贵州监狱省级教育中心首播启动仪式在贵阳召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龙军、吴谦、刘学宽出席仪式,局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教育改造处全体民警参加。仪式以电视直播的方式开至各监狱,全省监狱在押罪犯在监观看直播仪式。

 开播啦!贵州监狱省级教育中心正式启动,直播课程超万人在线观看,技术赋能教育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开播啦!贵州监狱省级教育中心正式启动,直播课程超万人在线观看,技术赋能教育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监狱省级教育中心开播启动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学宽讲话现场)

刘学宽指出

贵州监狱省级教育中心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监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贵州监狱抢抓落实司法部103号文件新机遇,力求创新教育模式的具体体现,实现以改造罪犯为中心任务的具体举措。是积极开辟认罪悔罪、行为养成、道德修养、矫正恶习、技能培训系统化教育改造的特色路径。是实现高质量推进“两个体系四项工程”建设,紧扣加快实现“西部一流、全国领先”奋斗目标,着力实施“八大警务”建设的应有之义。

全系统民警要充分利用此平台展示才华,相互交流,履行惩罚与改造的职责,用心用情开展教育改造工作,为“改造好罪犯”贡献力量。全体罪犯要珍惜良好的学习改造条件,通过平台认真学习思想文化技能、法律知识等,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将刑期变学期,为重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教育改造处处长金品介绍省级教育中心基本情况)

据介绍,贵州监狱省级教育中心以“高效、便捷、管用、实用、常用”为工作理念,实现省局辐射点与各监狱教育中心蜂窝状互联互通,中心启用后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供远程教育的机会,并充分发挥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和人才,传递精良的教育内容和思想,依托中心建成拥有711名的民警教师、社会学者、高校专家等贵州监狱教学资源库,成立了思想、专题、法治、技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八个课题组,为不断提升教育改造教学质量而努力。下一步,将依托省级教育中心平台,一如既往用心用情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延伸教育改造工作时间、空间,不断提高教育改造工作效率和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与会领导还现场参观了省级教育中心文 化长廊、中心导播室以及制作室,详细了解播控系统操作以及首播课程直播情况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级教育中心第一讲直播现场)

首播启动仪式结束后,省监狱局教育改造处民警李野皎进行省级教育中心第一讲《修身·正心·立行——引领改造正途走好新生之路》,课程以电视直播形式,面向局属各监狱全体罪犯进行授课。课程内容选取传统文化为基底,以犯罪异质观和同质观,佐以案例剖析“犯罪的根源”,教学融入视频及歌曲,引导罪犯反思犯罪根源,教育罪犯向善向好,走好新生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罪犯观看电视直播)

近年来,贵州监狱强化“人是可以改造”的理念,邀请省内外专家提升民警教育改造专业化水平,现有民警心理咨询师1100余人,各类民警师资力量千余人;高度重视罪犯“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开设小学、初中,鼓励参加电大、函大等学历教育,开设缝纫、电工、按摩保健、美发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获证率达95%以上,职业技能获证率高达97.7%;有效将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改造全过程,近三年开展法律讲堂、传统文化教育百余场,帮助罪犯解决法律问题千余起,引导罪犯知过改过、认罪悔罪的同时,向更高人生目标前进;贵州监狱“黄丝带”帮教工作,以“多元共治 巩固成效”的工作理念,协同300余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助解决服刑期间涉及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问题10万余起,2023年此项工作获民盟中央和司法部表彰。

来源:新闻中心 教育改造处

审核:雷蕾 责任编辑:程果 本文编辑:张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