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视频会议,明确要求各地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工作。这意味着,为了遏制存量商品房高位运行、缓解房企销售回款下滑的局面,以及满足保障性住房的实际需求,政府将全面推进商品房收购工作,以缓解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库存压力。

房地产去库存成短期政策重心

自5月17日全国保交房工作会议明确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可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以来,多个省份和城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地方国企收购未售商品房,以加快去库存进程。

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县级城市,由于去库存周期更长、压力更大,政府更加迫切地需要化解商品房库存。同时,随着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的推进,这些地区的保障性住房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通过收购符合条件的存量商品房,不仅能较快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还能避免资源浪费,可谓一举多得。

政策细则明确,多方助力可期

为确保收购工作有序开展,此次视频会议对收购主体、过程及配售配租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做到"户型面积合适、价格合适、位置合适"。同时,会议还指出要用好金融支持政策,确保项目资金平衡和可持续性。

预计后续央行和地方财政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央行可能会增加3000亿元定向政策支持工具的额度、降低利率;另一方面,中央及各级财政可能会通过提供贴息和担保等方式,减轻地方政府和房企的资金压力,提振市场信心。

巨灵数据认为,本轮房地产新政的密集出台,意味着"以需定购"的收购存量商品房模式将在全国全面铺开。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化解房地产市场库存,促进房企资金回笼,还能较好满足新市民阶层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对于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还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在规范操作、加强金融支持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将政策效用传导至市场末端,助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