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歌手》等热门综艺的热播,许多乐评人也纷纷在国内各大平台开设自媒体账号,对歌手们的演出评头论足。然而没想到的是,当下最红、流量把一众国内专业乐评人都干翻的,居然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网名”JKAI杰凯”的声乐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什么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老外,只要视频打上一个“国外声乐老师”的标签,就能收获这么多关注?要说没有“崇洋媚外”,“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成分,恐怕也难以让人信服。

尤其是在主战场B站,杰凯老师累计吸引了超过200万粉丝,累计播放量突破4亿,妥妥的头部级up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最近,一向视频都不收费的杰凯老师,却因为额外对B站粉丝开设了288/月的包月充电定制视频,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被不少网友吐槽是“又当又立、割韭菜”,专门来赚中国人钱

可以看到,目前其定制视频开通付费还没多久,支付的粉丝已经超过2300人,累计近70万人民币,哪怕去掉平台抽成,这个吸金效率,也比一般靠视频流量广告收益的速度要快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反观其油管账户,目前也就不到40万粉丝,仅为B站的5分之一,没有跟国内一样搞高价的包月充电视频。哪怕最近也开通了会员付费,加入会员也只需要2.99美元,合20多块钱人民币一个月,还不到B站的10分之一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考虑到国内和欧美的平均收入差距,这个价格实际的差距只会更大。为此也有不少网友吐槽,看来还是中国“人傻钱多”好赚钱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面对质疑,杰凯老师也是愤愤不平,专门发文回应称,这怎么算是“割韭菜”呢?本来就先是有很多小众粉丝想看,我才专门出这种高价收费视频,专门投其所好,拍那些小众点评视频给小众粉丝看,有错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杰凯老师还说了,为什么B站收费油管免费呢,因为油管还要做中文字幕工作量大啊,而且油管财大气粗,平台本身视频创作激励就给的多啊,不像B站现在就这么点播放收益,言外之意就是,要我们继续在B站更新,总不能让我们团队都用爱发电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也有不少杰凯老师的粉丝站出来维护称,那些吐槽价格贵的,可以不买不看啊,有没有逼你,你不花钱自然又愿意、付得起钱的人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有很多网友还是质疑称,大家反对的不是视频要收费本身,而是她双标和自己说的话前后矛盾的问题,首先凭什么把原本计划正常更新免费视频的时间,都换成了收费视频呢?还不是向钱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便是她一边说自己人在国外,主要也不靠中国市场赚钱,是做音乐交流的。一边看现在在中国流量多了,就开始搞双标式定价,摆明来赚中国人钱,却不考虑中国和欧美的收入消费水平差距,288一个月的定价别人嫌贵也是合情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呢,本质上杰凯老师能红,主要也是靠中国的音乐节目、靠中国的粉丝和流量,想来赚中国人的钱就直说,说又当又立可能过了,但大大方方承认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在我看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哪怕杰凯老师定价2880元一个月,也是她的自由,只要有人愿意付费,也是人家的自由,也没什么好说的。

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国内的乐评圈就这么“外来和尚好念经”,自己国内乐评人做自媒体都赚不到这么多的钱,反而让老外给赚去了呢?

是杰凯老师本身实力超群、降维打击,音乐审美秒杀国内这些乐评人和听众么?

回顾网友开扒的杰凯老师的履历,也可以发现,其本人在欧美基本是名不见经传,就一个普通的声乐老师,音乐人,也没出过什么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参加过加拿大当地的歌唱比赛,早早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杰凯老师作为一个有语言隔阂的外国人,却深谙国内互联网的流量之道,多数视频基本都是迎合国内主流听众,夸一些大家爱听的歌手、歌曲,吐槽一些大家爱吐槽的。这些内容也不是没有许多国内乐评人做过。

要说杰凯老师背后没有国内懂得流量密码的人士在“出谋划策”,真的仅仅只是一个老外在中国做文化交流、不为钱用爱发电,却发现自己意外红了,显然难以让人信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不可否认杰凯老师本身确实有一定实力,评价也是有不少独到之处,但是真的比那些国内乐评人超出一大截,甚至于居高临下去点评那些国内顶尖歌手,靠其视频质量本身就值得这么多流量,她说的一定就客观?恐怕这些都要打个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什么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老外,只要视频打上一个“国外声乐老师”的标签,就能收获这么多关注?要说没有“崇洋媚外”,“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成分,恐怕也难以让人信服。

而像杰凯老师这样,靠着外国人身份,在国内收获不小流量的所谓国外知名乐评人还有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来,也是因为华语乐坛“积贫积弱”太久,导致国内听众过于缺乏自信,急于得到老外的“认可”,老外一夸,尤其是碰到夸自己喜欢的歌手,那兴奋到天上。老外一吐槽自己不喜欢的,也跟着起哄,开始“反思”某某歌手不行,甚至华语乐坛不行。

这跟早年中国足球、中国电影盲目推崇国外教练、国外演艺人员,随便什么名不见经传的洋人来中国都能被奉为座上宾是一个道理,属于典型的“病急乱投医”。

华语乐坛是离国外有差距,但不代表随便来个老外,评价几句,就要被奉为真理,比中国人说的更有分量。

只能说国内音乐圈这股“崇洋媚外”的风气,真的该改改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