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是由需要接受新兵补充的团级单位,派出接兵干部,到对应分配好的县区接收并带回已经定兵的新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所接的新兵也是由当地武装部在经过一系列体检、政审和役前教育训练之后确定的,一般来说到这一步就是“定兵”环节,剩下的就是经过交接、运输到部队新兵营的过程。

至于具体的单位和岗位分配,还要等到进入新兵营之后,由所在单位具体分配。

在接兵之前,当年应征入伍的新兵是如何确定所要前往的师、团级单位?

由于各部队派出的接兵干部,主要任务就是将已经“定兵”的新兵按照规定如数带回,所以新兵征集的前期工作都是在当地武装部统一安排下进行的。

不过某一区县每年通过应征合格入伍的新兵,一般最多在30到50人左右,并不是当地武装部说要分配到哪就到哪里的,也不是需要补充新兵的师、团级单位想要哪里的新兵就可以直接接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是需要根据全军各部队每年具体的新兵缺额,有计划的进行征兵补充的,至于具体的分配工作则是由各级单位进行汇总,最终由军委相关部门统计完成后,制定相应的分配计划再予以执行。

新兵入伍前的征兵工作,是在各部队统计好兵员缺额之后再进行的吗?

当然不是,每年兵役征集从报名到体检、政审以及复核和役前教育训练等工作往往需要1到2个月才能完全完成。

但部队军士竞选工作和老兵退役一般最长几天就可以完成,同时从连营一级向上汇总新兵缺额也是很快的一项工作。

如果先退役汇总缺额,再根据缺额制定当年的征兵计划,那么部队的编制训练将出现至少两三个月以上的兵员不齐问题,这是会影响军队战斗力的,所以新兵的征集工作一般要在部队老兵退役之前2个月左右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兵提前征集,难道不会出现入伍新兵和退伍老兵人数差额较大的问题吗?

一般来说,只要当年不经历大的军事改革或者裁军等部队编制调整,基本上因为正常退役而出现的兵员缺额是固定的,各地武装部在军委国防动员部门和各地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是很容易分配好所需要征集兵员的员额。比较麻烦的是具体兵种、单位的分配。

新兵分配兵种和单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般来说,地方武装部在完成定兵工作前后,就已经通过上级指示了解到了与之对接的接兵单位兵员需求。

同时一个县区武装部当年征集的新兵,并不会完全只对接一个解放军单位,一般往往有各兵种5个左右的选择,也就是说新兵是可以根据情况,自主选择接下来会对接当地几个单位的其中之一。

但是这种选择一般都是比较宽泛的,通常都是只告知军兵种,不会告知具体的部队番号。所以在接兵干部将新兵接回所在单位新兵营之前,新兵是并不知道会前往何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新兵到达新兵营之后,又会怎么分配到具体的营连

在各地武装部提前进行征兵工作时,各支部队也会以师、旅一级单位为主导,抽调部分干部到训练基地组成相应的接兵团、接兵营。

当新兵被派出的接兵干部从各地接来汇合时,接兵团、接兵营也就立刻成为了新兵团、新兵营,并且会相应的将新兵编为对应的连排班。

不过这时编入的连排班只是暂时的,整个新兵营也只是一个暂时的单位。

而具体的分配则是以军务参谋点名式的分配为准,每一名新兵会被告知具体分配到哪一单位。

而这种分配在新训之前之后进行都有可能,一般专业性越强的部队越是放在新训之后进行分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兵分配具体单位又有何选择?

对于到了新兵营的新兵来说,接下来的分配一般没有太多的自主选择可言,部队是会根据个人能力合理分配的。

相对来说更重要的单位自然是优先选择更优秀的新兵。

当然在新训过程中,如今也越来越重视建立每个新兵的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新兵的专长爱好,以及新训期间的表现。

并在分配之前还会进行专业定岗面试,在参考新兵分配意愿的情况下,再配合“需求牵引、专业对口”的原则平衡分配。

当然也只有更加优秀的新兵才能获得更多自主选择权,不过总体来说不管如何分配,作为军人都要服从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兵分配是否存在单位更轻松的说法?

之前可能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在普通的陆军步兵单位,首先被挑选进入师、旅级大机关做勤务兵。

其次被挑选为团机关勤务兵,以及营、连的文书、通讯员等岗位,相对来说在训练任务上会更轻一些,但这也是必须足够优秀并有相应的能力才行,而且这种岗位相对更少。

对于一般的普通新兵来说,表现出更好的技术水平,能够被挑选进入驾驶、通讯或维修等专业技术岗位,对之后的竞选军士肯定更有利一些。

否则作为普通步兵想要进一步晋升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肯定更大。

不过如今部队越来越讲究考核专业能力,只有能力越强的才能获得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