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萍造假,是真是假,这还要看那些人怀什么目的。

给大家讲个好笑的段子。

姜萍冲上热搜第一天时,网友纷纷赞叹,不愧是天才,甚至说拿了个大女主剧本,夸她脚踩缝纫机,却吊打各路数学大神。

姜萍上热搜第二,三天时,网友纷纷质疑,怀疑作弊。她的口碑像飞机降下来一样,咻的一声,一落千丈。

话说,这些人图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而这,也是那群互联网人想要你看到“真相”的根基。

所以各种牛马蛇神都跳了出来。

前有质疑最早跑到美国的方舟子,后有各种“大神”。

方舟子提出几点质疑:

第一,月考成绩满分150,姜萍考了83分,根本不及格。这种条件参加竞赛,怎么可能拿名次。最有可能的结果便是她根本不懂高等数学,只会报书名。接着又质疑,谁帮这个女生造假呢?是阿里伪造成绩,还是其老师代考?

第二,上交的答卷是LaTex(一种学术界通用的数学排版软件),方舟子质疑她的水平怎么能熟练使用LaTex呢?复旦大学教授姚一隽曾说道:“保守地说,国内95%的数学专业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是写不出那样一份答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猜测背后有专业团队。因为姜萍只是个高二水平的学生,专业并不是数学。背后没有团队操盘,短时间内很难完成高水平考试题目。

还有些博主,也发视频开始说姜萍如何造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个博主开篇直接点出:姜萍这件事情就是她老师一手策划的欺诈事件。这么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培招生名声。

还举例去年在阿里巴巴数学竞赛中,和同门同学,预赛的成绩是一模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说自己是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目的是求实,不想让这个时代出现亩产万斤的情况。

接着又说,上过本科,学过高等数学,看知乎分析,便能知道这是明晃晃的造假事件。

02

姜萍到底有没有作弊,就让子弹再飞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当一个人疯狂告诉你姜萍造假了,这个事件估计是黑的。你要看看这个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在互联网上,他们会想尽办法让你觉得,他们是对的,他们在为你发声,他们在帮助你。

但事实是如此吗?不过是每个人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罢了。要么是收割你,要么是等着合适的时间收割你。

而当自己陷入的事件时,就逐渐停止思考,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做的事情,便是再等等。以及大家一定要清楚的点便是,自媒体总是追求热点,善于利用人性的急于求成的弱点来煽动情绪,让你爽就完事了。

但大多数不会考虑,他们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话说回来,除了有人攻击姜萍作弊,也有很多人接受不了姜萍是中专数学天才这件事?

因为姜萍亲手打破了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甚至动了他们的奶酪,让一小部分人觉醒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她是个17岁女生,又是个在读的中专生,学个服装设计,还不与数学沾边。

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就是想让姜萍的名声臭掉,甚至给她扣了一个攻击教育体制高高的帽子。

以及互联网的人总是喜欢先“造神”,接着再“毁神”。

但她只是一个17岁的女孩,会有不足,会犯错,更需要的是有人能带领她,帮助她更好地进步,在未来发挥她的特长,更好为个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03

回归到个人身上,姜萍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说热爱很重要。确实,正确的废话,谁都会说。

更该看到的姜萍事件,给现在的教育带来的启示。

第一,环境。

有人说中专没有给予她任何帮助,全凭她自己的能力。这恰恰相反,学校给姜萍提供了更多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让自己有精力做热爱且有天赋的数学。

相反,如果上的是普高,各种学科学下来,已经占据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了,很难有时间再去钻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向有结果的人学习。

她的老师是在这个比赛中取得过名次以及自身的专业能力极强。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第三,关注你的长板,而非短板。

中高考都是在考核我们各个科目之间的平衡,好在我们能补差,才能更好获得升学机会。

社会要的是什么,要的是专才。你把自己的专业性拉满,稀缺度拉高,这才是核心的东西。

姜萍便是把自己的热爱的东西玩到极致,也得到一些学校的橄榄枝。

如何才能做到专业的程度。

第一,要有足够的热爱。当你卡在一个问题上100次,你也愿意再去尝试第101次。否则,你也不会看到姜萍在凌晨一两点发数学问题给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充足的时间。当你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便是赢家。

第三,足够专业。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便是专家。

第四,身边有人陪伴你,支持你,鼓励你。

接着你会发现,当自己足够专业时,便能获取更多的资源。

结语

姜萍还有两天便开始进行决赛了。

有人分析道,这次拿奖的概率不大,因为跟她一同参与初赛的人,都保留了实力。

不管出来的成绩怎么样,都应该给到足够的包容。在17岁的年纪,拿到泼天的流量,用数学成绩证明自己的才华。不管怎么说,都应该给到她掌声。

最后,想说的是让姜萍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被流量给绑架。

愿这场小丑剧早日落幕,还大家一个真相。

作者|鱼籽酱·撒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