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18日,南平市连续遭受持续性强降雨侵袭,在这场暴雨洪灾中,南平市民政系统心系群众安危,发动有力、防范积极、救助及时,用责任和担当为守护群众安危撑起“防护伞”。

一.高度重视 周密部署

汛情发生初期,南平市民政局就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第一时间下发防汛工作提示,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全力以赴防洪涝保安全。

一是思想到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中心工作迅速转移到防汛救灾上来;

二是政策到位。不折不扣落细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确保灾情一旦发生群众有难必帮、救助及时;

三是排查到位。全面开展民政各类服务机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各类服务对象安全度汛。特别是将点多面广的养老服务机构作为重点部位加强巡查;

四是人员到位。严格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信息,确保反应迅速、应对及时。

二.突出重点 积极防范

一是聚焦各类民政服务机构做好安全防范。对临河、易涝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对山洪及地质灾害的防范。全面排查房屋、围墙等建筑安全隐患,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和因暴雨造成次生灾害。各级民政服务机构、乡镇“幸福里”社区用电、用气、用水、食品、建筑等安全隐患开展全面排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泽崇仁乡汉溪村民政干部积极帮助受灾困难群众转移。

二是聚焦各类民政服务对象做好巡访保障。充分发挥“铁脚板+大数据”作用,由基层民政干部、社工组成入户宣传小分队,对特困人员、低保、留守儿童等对象进行逐户探询走访,尤其是居住在高陡边坡、低洼地、易涝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地带的重点关注对象提前做好转移动员和疏散准备。结合探访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援助。截止19日,全市累计探访困难群众6.5万人次,累计转移安置受灾困难群众0.8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平市邵武救助站在城区进行覆盖摸排劝导流浪老人。

三是聚焦因灾遇困对象及时展开救助。及时启动自然灾害社会救助应急响应。临时救助824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83万元,发放救助物资折合10万元。

四是聚焦流浪乞讨人员做好救助帮扶。对车站码头、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可能露宿及发生内涝的重点区域加强巡查及救助,防汛期间共出动人员342人次、车辆66车次,开展街面巡查86次,街面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1人次,其中经劝导入站23人次。

三.多元参与 守望相助

一是动员引导慈善组织、专业救援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组织助力防汛救灾,通过“物质+服务”等方式,为受灾群众提供款物捐赠、抢险救援、心理疏导等服务保障工作。全市40家社会组织、76个志愿服务队伍928人参与抗灾救灾。动员各级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向我市捐赠的善款与物资总额超过43万元。通过不同渠道为灾区捐助钱款和物资,助力受灾地区防汛救援、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及灾后生产恢复工作。

二是充分利用民政服务机构(特别是乡镇敬老院、幸福院、“幸福里”社区等养老服务机构)物资储备足、场所安全性高等特点,为辖区内转移的受灾群众提供临时安置点。据统计,全市63个养老服务机构被作为临时安置点,收纳受灾群众252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城县仙阳镇敬老院及时组织受困入住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武市水北镇四都村幸福院水毁严重,围墙护坡发生坍塌。

三是积极发挥民政职能,对因灾遇困群众及时开展临时救助,确保应救尽救,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因灾遇困人员纳入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持续动员慈善组织、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助力受灾地区防汛救援、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及灾后生产恢复工作。

来源:南平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