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饮品界提起物美价廉来,非“蜜雪冰城”莫属,而美食中的西餐界,也有一家“蜜雪冰城”,即萨莉亚。

一家西餐厅常年保持亲民的价格和可口的味道,消费者的趋之若鹜是对“便宜没好货”最有力的反驳,而最令人难以意料的是这个百亿帝国竟是日本物理系一个穷大学生一手建立。

那么一家深探穷人的西餐厅是如何用30元的价格,打造出一个全球性的餐饮帝国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莉亚,日常贫穷的救赎

上世纪60年代,正垣泰彦,一个物理系的穷学生,对正宗西餐的痴迷与固执使他在西餐厅做起了“打工人”,也是在这个时候在他心里种下了开一家自己的西餐厅的种子。

并没有拖延多久,萨莉亚就在一个菜市场旁成功开业,上天的天平并没有一味的倾斜向年轻人,没有哪个西装革履的人会靠近菜市场,更不会有人进入菜市场旁边的西餐厅吧?所以正垣泰彦的店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正垣泰彦并不想放弃梦想,他开始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看着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想象自己加入成为这车来车往中的一员。

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也是出来逛个街,买个菜,应该也不会想要拎着菜篮子进入这样一个“高大上”的餐饮店享受一顿精致的餐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折,是正垣泰彦做出的首个决定,果然,三折的诱惑使得客流量直接从双手可数变成了数不胜数,“穷人的西餐厅”,萨莉亚,脚跟算是初步站稳了,正垣泰彦也算是真正成为了小老板。

抠门的艺术:如何在低价中实现高品质

实际上客流量的增多带来的不仅是收益,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上菜效率,服务质量,成本投入等,思来想去,正垣泰彦排除了走涨价的老路,坚定薄利多销的途径,那么要想见到回头钱,就要减少支出。

“抠”就是正垣泰彦的第二个决定,抠在哪里?多年的打工生涯给了正垣泰彦话语权,萨莉亚堪称将“抠”实施的丧心病狂。从选址到装修,从厨房的标准化流程到人工管理,每一步都体现了其对成本的严格控制。

店铺虽然开在热门城市,但不妨碍选择热门地点中最“穷乡僻壤”的地方,这样租金低廉有保证了。

硬件设备哪怕装修都直接接手上一家关店后遗留的内容,装修成本降低了,厨房的食材统一配送,提前预加工,缩小厨房空间,房租和人力成本都控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在“抠”的经营理念下,截至目前,它在整个亚洲都已经拥有1500家店铺了,萨莉亚无疑是成功的,但这并不仅仅在于其低廉的价格,更在于它如何以质量和味道赢得消费者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证食材品质的稳定,萨莉亚搞了自营的农场,大部分原材料自给自足,当然这也使得在规模化运营后,食材成本大幅降低,他们甚至直接和意大利的酒供应商合作,既保障了酒水的质量,也避免了中间商费用。

而为了保证菜品的制作口味和效率,萨莉亚都都采用总部统配的方式,而各个分店的店员只需要在客户点单后加热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为了口感的享受,还是为了省钱的心理作用下,萨莉亚终于从无人问津变为了西餐爱好者的不二选择。

初心不改,萨莉亚的魅力与神话

对于营销界的“老炮儿”来说,不难发现主动放弃高毛利,用低毛利的成品去吸引海量的用户,然后通过严控成本来实现利润,把节约下来的成本让给消费者,在后端进行盈利,就是萨莉亚的经营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普通人终究是站在食客的角度,吃的开心与尽兴就是最大的满足,这么多年过去,萨莉亚的菜单上,100道菜中仍然可以看到有70道都是20元以内:9元的意大利面,15元的芝士披萨,18元的海鲜披萨都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萨莉亚来看,将盈利和服务双方面兼顾,也不失为一个成功的服务行业。

萨莉亚从菜市场的一个小门面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连锁西餐厅,从无人光顾到门庭若市,从几近倒闭到年入百亿,它既完成了“做大做强”的创业目标,也完成了“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目标。

所以这个受众不同的西餐厅能始终保持热爱与坚持,就是它能够成功的最大精神内核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萨莉亚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创始人正垣泰彦的坚持,还是萨莉亚的品质和价值,都让我们看到了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时至今日它依然能在餐饮界占据重要地位,就是在时刻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