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资制度是各国政府运行的重要支撑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效率和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美国、英国和中国作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其首次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安排各有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首次公务员工资制度安排

美国的公务员制度起步于19世纪。在此之前,美国的公务员体系并不健全,存在严重的任人唯亲和腐败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29年,安德鲁·杰克逊总统推行“分赃制”(Spoils System),即把政府职位作为政治恩惠分配给支持自己的政党成员。虽然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党活力,但也导致了严重的腐败和低效率。而安德鲁·杰克逊本人在他任职期间(1829年-1837年)总统的工资为25,000美元每年。这一数额在当时被认为是相当高的,当年在美国一处房产大概仅需美元,一度有阴谋论者认为。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这样做,其实就是在培养自己的党羽,企图发展自己的实力。而这种分赃制除了不公平,也因为政府的低效率,导致了美国经济的下行和衰退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美国国会于1883年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Pendleton Civil Service Reform Act),标志着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开端。该法案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公务员委员会:负责监督和管理联邦公务员的选拔和任命。

2、考试选拔:引入竞争性考试,确保公务员的选拔基于能力而非政治关系。

3、任期保障:公务员在工作中不因政治原因被解雇,保障其职位的稳定性。

在彭德尔顿法案实施初期,美国的公务员工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部门和职位的工资存在较大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公务员体系还在逐步完善中,统一工资标准的制定需要时间。直到20世纪中叶,美国才逐步形成较为统一和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英国的首次公务员工资制度安排

英国的公务员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早期的英国公务员体系同样存在任人唯亲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33年,英国第二代格雷伯爵查尔斯·格雷首相任职期间(1830年-1834年)的薪资,而是由政府内部通过财政管理部决定,不仅如此英国各级公务员的薪资都是由该部门决定,这就导致部门权力过大,政府内部巴结和贪腐问题频发,甚至已经到了威胁政府公信力的程度。

那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大,改革公务员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

1854年,英国政府发布了《诺斯科特特雷维廉报告》(NorthcoteTrevelyan Report),这份报告成为英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奠基石。主要内容包括:

1、考试录用: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选拔公务员,确保选拔过程公平公正。

2、分级制度:建议按照能力和经验将公务员分为不同等级,确保工资和晋升制度的合理性。

3、职业保障:强调公务员职位的稳定性,不因政治原因轻易更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诺斯科特特雷维廉报告的建议,英国逐步建立了分级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具体而言,公务员按照职级和岗位责任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级别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制度在确保公务员工资公平合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励了公务员的职业发展。

三、中国的首次公务员工资制度安排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政府急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以激励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保障其基本生活。

1955年,国家公务人员结束过去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的双轨制,开始执行等级工资制。以周恩来为首的领导小组开始编制工资方案,实行“四定”,即“定职、定级、定衔、定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的决定》。该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新中国首次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建立。主要内容包括:

1、分级制度:根据职位和工作性质,将公务员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这一制度的制定体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对分级平等的重视。

2、工资标准:公务员的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和职称工资三部分组成,确保不同岗位和工龄的公务员能够获得相应的待遇。

3、公平原则:毛泽东在制定公务员工资制度时,特别强调工资分配的公平性,力求减少因职位差异而导致的工资悬殊,体现社会主义初期的平等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在制定公务员工资制度时,始终强调平等对待的重要性。他认为,公务员的工资应当既能反映其工作的价值和贡献,又能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工资分配应当避免过大的差距,以免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因此,毛泽东主张通过分级制度来实现工资的公平分配,使每个公务员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合理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毛泽东作为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他并没有像西方政府官员那样有固定的“工资”。他从首次一级594元因薪资与人民水平悬殊降为504元,再到国内出现了饥荒调整为404.8元。自此直到毛泽东去世,这个标准就一直未动。尽管国家领导人生活的一切早已由专人负责安排,实际工资使用不多,但是这种有零有整,根据中国社会当时经济情况来调整工资的情况,正正反映了追求公平性的原则

其实美国、英国和中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虽然都有分级的特点,但其出发点和背景各不相同。美国和英国的制度建立在应对腐败和提升行政效率的基础上,而中国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和新政权的稳定。

美国特点:注重通过考试和任期保障来确保公务员的能力和独立性,但早期工资制度较为灵活,缺乏统一标准。但彭德尔顿法案推动了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提升了行政效率,但工资标准的统一化过程较为缓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特点:强调分级制度和职业保障,通过《诺斯科特特雷维廉报告》确立了较为完善的工资等级体系。《诺斯科特特雷维廉报告》也奠定了公务员制度的基础,分级工资制度促进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职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特点: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强调分级平等,通过工资制度体现社会公平,确保公务员基本生活的同时,减少工资差距。新中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初期的平等理念,保障了公务员的基本生活,促进了新政权的稳定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美国、英国和中国的首次公务员工资制度各有特色,反映了各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不同需求和价值取向。

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认识到公务员工资制度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他强调工资制度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反映劳动价值,并考虑到国家经济状况和社会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他强调工资水平要适度,防止两极分化,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毛泽东还提出了“同工同酬”和“按劳分配”的原则,确保不同职务和岗位的公务员都能获得合理的报酬。

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毛泽东指导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工资标准和等级,涵盖了不同级别和职位的公务员,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他还关注到特殊岗位和艰苦地区公务员的待遇问题,提出了适当的补贴和津贴政策。

毛泽东在制定新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过程中,既强调了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又兼顾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新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对比三国首次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差异,可以看出,尽管各国制度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务员能力和贡献的认可和激励。

总之,三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在此过程中所体现的平等对待和公平分配的原则,不仅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各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仍将继续,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分享历史知识,增进读者对历史的了解与认识,不构成任何学术或政治立场;所引用的历史事实、数据和观点均来源于可靠的史籍、文献和研究成果,但在历史研究领域,不同学者可能存在不同解读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