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印度悍然入侵我国边境,对我国进行挑衅。

尼赫鲁作为印度的领导人,野心勃勃的想让印度称霸亚洲。

印方为获取土地,多次侵扰中印边境地区,面对中方的忍耐而愈发嚣张,之后更是声称“要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对中国发起了侵略,一时间国际形势变的格外紧张。

听闻这个消息后,麦克阿瑟自信的说了一段话,让国际社会感到震惊,同时对局势的看法多少有了一些思路。

麦克阿瑟说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震惊?这里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日战场

1950年,朝韩两方在半岛爆发战争。

美国任命麦克阿瑟总体上负责联合国军事务,派兵介入,并企图以半岛为跳板,将战火波及中国,阻挠中国的发展。

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联合国军在仁川强势登陆,之后凭借着强大的火力趁着朝鲜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将战线推到中国边境线附近,并对中国边境进行空袭等破坏活动。

中国的国防安全一时变的很紧急,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内在慎重的考虑是否出兵的同时来自我保护。

而在麦克阿瑟那边,由于联合国军的表现让他非常满意,他自信联合国军无人能敌,所以他不把中国在内的各方军队放入眼中,甚至希望中国出战,然后趁机进行打击。

最终中国选择出兵,勇敢的面对联合国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出兵似乎正符合麦克阿瑟所想,然而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第一次交战的云山战役中,中国军队就凭借强有力的组织,坚定的战斗意志,高超的战略战术,给予联合国军以沉重的打击。但麦克阿瑟认为中国军队不过是趁人不备发动攻击,并未将情况放在心上。

在不久后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再一次展现出了中国军队的优良作风和坚强的战斗力。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猛烈的攻击中,志愿军击溃了麦克阿瑟的总攻,并将战线推到了三八线以南,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使联合国军陷入被动境地。

在这次战斗中,麦克阿瑟终于看明白了,中方有着优良的组织性和战斗力,志愿军意志坚定、不怕牺牲,中国军人有着专业的军事素质,这不是一支可以随便轻视的部队,胜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之前自己对中国的看法是错误的。

麦克阿瑟此刻气急败坏,他请求美国政府对中方进行核打击,他疯狂的想要弥补自己错误认识造成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美国政府早已被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吓坏了,只求不再扩大事端,哪里敢动用核武器。最终以麦克阿瑟有过失为由免职,同时让他冷静。

麦克阿瑟免职后未再直接与中国有过直接接触,但后来联合国军最终同中国停战求和的结果他也是知道的。

他回国后又有着许多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但往日战场的记忆让他难忘。一支有着坚强战斗力的中国军队也成为了他的深刻印象,但这也恰好促成他对中国有客观正确的认识,相对于别人能较早的正确认识中国。

咄咄逼人的边境挑衅

时间到了20世纪60年代。此时中印领土争端矛盾日益显现,印度在有意无意中似乎走上了当年美国的道路。

印度是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代以后,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欺压晚清政府,在我国境内划分所谓麦克马洪线,占据临近印度的中国部分领土。

印度独立时,又主张将中国部分的领土归印度所有。此举使中印两国存在领土争端。

同时印度独立后由于苏联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在当时区域内一度领先。这使得印度更加自信,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同自己有着明显的发展差距。这使得印度的大国梦不断膨胀,并不时觊觎中国的领土。

中国致力于中印关系的和谐发展。中印双方也曾有过和平期。

在领土问题上,中国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的效力,并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争端。但印度一直不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印度对自身实力的愈加自信,以及对中国的轻视。印度对包括中印争端土地在内的中国土地日益暴露野心,印方打算用侵略的方式获取土地。

1961年,印军进入争议区,修筑大量军事据点,并进一步对的中国领土进行侵扰和占领。面对我国的忍耐以及和平解决的要求,印方自负的选择了无视。印度的一系列举动使得中印两国和国际关系的紧张。

消息传到了远在美国的麦克阿瑟那里,虽然麦克阿瑟已经多年没有接触中国,但对国际形势敏锐的他,在稍加思索后便直言:印度敢于挑衅中国发起战争,简直是自寻死路。尼赫鲁这个人的决策一定有问题。中国最后一定会胜利的。

正如麦克阿瑟所言,中国此时正在密切关注印方举动,探讨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

中国是不可能对印度侵略者弓背屈膝的。中印领土争端对两国甚至国际关系影响重大,中国本着负责任的原则,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克阿瑟对中国的判断,既体现了他个人对中国的深刻印象,对中方战斗力的认可,又说明了他对一味进行战争导致的损失,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他过去在对中国正确认识在这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往日战场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同样是那支军队,相似的战争背景,相似的对手心态,让他是回忆也是评论时事的思考中,直觉性的做出判断,毕竟有些场景太熟悉了。他也从曾经的好战分子变的学会用冷静解决一些问题。

而此刻的印度显然没有美国当年的经历,也不会有麦克阿瑟那样的觉悟,对于麦克阿瑟的预测更是毫不在乎。

印度一如曾经的联合国军,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仍在自我营造的优越感中想象着自己的无人能敌。然而印度所不知的是,不久他们就要为自己的侵略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坚决正当的自卫反击

正如当年抗美援朝,中国在面对主权安全时,一定是要采取必要合理措施来解决问题的。

1962年10月20日,在中印边境东部地区,西藏军区某部队严阵以待。很快随着一声枪响,战争打响。

中方战士英勇无畏,浴血奋战,在经历四个小时的惨烈搏斗后,我方消灭了印军的精锐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自卫反击让印度感到危机,但印度的领导人尼赫鲁继续派兵对抗。但最终大量部队被我方一一歼灭。

在惨重的损失中,印度终于意识到中国不是软弱可欺的。西方国家预测,中国凭借武力会趁机占领印度,印度全国也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我国此次的军事行动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在对印度进行自卫反击,打退侵略者,拔掉军事据点后,便没有对印军继续追击。而是点到为止的于1962年11月21日,发出停战声明。

经此一战,印度深刻感受到中国军队坚强的战斗力,认识到自己的狂妄无知。当中国再次提出的和平主张时,印度求之不得,从而撤军至约定范围内,不敢在边境随意挑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国内开始重新看待中国,寻求改善双方关系。而这些结果,正好和麦克阿瑟的事前判断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