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落叶270美元,不准卖!”200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一个建议,直接断了老百姓的“财路”,将这一暴利行业被灭,他这么做到底有何目的?
这还要从朱教君教授在日本留学的时候说起,朱教君在日本国立新泻大学深造,并在那里获得了森林科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日本,朱教君教授发现,日本政府鼓励将落叶转化为有用的资源,比如通过堆肥化处理,将落叶转化为肥料,用于农业和园艺。
日本的一些学校和社区还会设置落叶堆肥箱,让学生和居民参与到落叶的堆肥过程中。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朱教君教授解释道,落叶不仅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还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
当落叶被移除时,土壤会逐渐丧失其养分,进而影响到依赖这些养分的树木健康。因此,保留落叶对于维持森林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日本人创新的堆肥化处理方式,将原本被视为废物的落叶转化为宝贵的资源,作为有机肥料回归土壤,从而促进了土壤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落叶实现了循环再利用,不仅减少了垃圾的产生,还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让全民参与落叶堆肥化处理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公众对资源循环利用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落叶是森林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将落叶全都清理掉了,那森林也会受到极大的危害。
但在朱教君教授回国后,发现了一件令他痛心疾首的事——我国的老百姓竟然把落叶,以270美元1吨的高价出售给日本,并沾沾自喜地以为这是一个暴利行业,而日本也照单全收。
更令朱教君教授痛心的是,由于他长期从事森林保护的生态研究,又在日本留过学,就被不少家乡百姓盯上了,他们求着他用自己在日本的关系和在中国林业的声望,帮助他们向日本贩卖一些中国的落叶。
朱教君教授气不打一处来,便横眉冷对,一口回绝,还直言要断了村民们的这条财路。
不久之后,朱教君教授就向国家提出了禁止出口落叶的建议。国家经过调查评估后,于同年发布禁令,并于2009年开始执行。
这一项建议让那些靠出口落叶为生的人遇到了难题,那些人的生意没法做了,很快就在经济上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政府看到这种情况,赶紧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帮助这些人。设立了一系列专项基金,给那些受影响的百姓帮扶,还组织了各种技能培训,教老百姓相关的林业技能,培养老百姓的科学意识,比如怎么种树、怎么做园艺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差的人,还鼓励企业接收他们,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这样他们就能慢慢适应新的生活。
这些措施让受影响的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让他们有了新的开始。
尽管老百姓们刚开始很难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意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慢慢适应了新的技能,也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而朱教君教授依然在为我国的生态环保事业奔走着,他长期致力于“三北工程”的生态防护林研究,通过他的研究,我国制定出的植树造林方案解决了华北、西北、东北三地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问题,而“三北工程”也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为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朱教君教授还到处参加讲座进行宣讲,只为避免“贩卖落叶”这样得不偿失的“暴利行业”再次在我国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