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访问朝鲜和越南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普京放出重磅消息。他表示,俄罗斯目前正在考虑修改当前的核战略,因为“西方正在考虑降低使用核武器的门槛”,并研发低当量的战术核武器。不过,目前俄罗斯还不需要先发制人,进行“预防性打击”,因为这么做“肯定会摧毁敌人”。

普京还指责西方国家“不断使局势升级”,希望让俄罗斯遭遇战略失败。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战略失败将意味着“俄罗斯国家地位的终止”和“俄罗斯千年历史的结束”。

普京指责西方国家“不断使局势升级”,希望让俄罗斯遭遇战略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指责西方国家“不断使局势升级”,希望让俄罗斯遭遇战略失败

普京说:“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我们坚持走到最后,难道不是更好吗?”

80年前,也曾有人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战争失败,德意志民族将灭亡”。夸大战争失败的后果,是俄罗斯这两年的常规操作,既是为了恐吓对手,也是为了对内宣传。

俄罗斯恐吓西方和乌克兰的主要手段,就是挥舞核大棒。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是最爱把核武器挂在嘴边的“硬汉”:2022年7月,梅德韦杰夫就曾发出警告,一旦克里米亚大桥被炸,那么乌克兰将面临“末日审判”。

【普京:我们坚持走到最后,难道不是更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我们坚持走到最后,难道不是更好吗?】

结果到现在,乌克兰导弹已经多次“光顾”克里米亚大桥,但梅德韦杰夫口中的“末日审判”,似乎是无限期迟到了。

去年7月,今年1月和今年2月,梅德韦杰夫再次提出3条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红线”:分别是“俄罗斯失去部分领土”“俄罗斯本土遭到打击”以及“战场被推回1991年边界”。

严格来说,俄罗斯本土这半年来已经被乌克兰的无人机和导弹打击不知道多少次了,但俄罗斯的核武器依然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没动静。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

那么这次是普京亲自发话,相对于梅德韦杰夫,普京的表态显然更加谨慎,但力度一点不小。目前俄罗斯的核战略是“当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允许使用核武器”。而从目前来看,如果俄罗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核战略,很可能就是放宽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条件。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超过2年,不少俄罗斯专家和社会贤达都曾向普京建言,希望莫斯科考虑使用小当量的战术核武器,以求尽快在战场上取得突破。

至于对内夸大战争失败的后果,则是最近1年才开始的。冲突刚爆发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去思考俄罗斯的失败,但随着冲突的持续,这种可能逐渐成为外界讨论的话题之一。

普京称,俄罗斯的战略失败将意味着“国家地位的终止”和“俄罗斯千年历史的结束”。那么首先我们就应该搞清楚,这里提到的“战略失败”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俄罗斯遭遇战略失败”,最早是去年6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访问芬兰时提出的说法。他当时是这么说的:“几乎用所有标准衡量,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都是一个战略失败”

布林肯表示,俄罗斯的战略失败具体包括分裂北约的失败、加重欧洲对俄能源依赖的失败、俄罗斯军队现代化的失败、俄罗斯融入全球经济的失败、削弱《联合国宪章》的失败,以及抹杀乌克兰国家存在的失败。

他强调,一个国家如果时刻生活在遭受侵略的恐惧中,那么他们就不能为其人民谋福利。正因如此,一定要让俄罗斯继续在乌克兰问题上遭遇战略失败。

而对于布林肯提出的“战略失败”,克里姆林宫显然有着不同理解。根据普京的说法,西方就是要通过这场战争“灭亡俄罗斯”,让俄罗斯遭遇“二次解体”。

【普京和布林肯对于“战略失败”有着不同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和布林肯对于“战略失败”有着不同的解释】

普京和布林肯对于“战略失败”的不同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普京希望通过夸大战争失败的后果团结人心;而布林肯和美国政府的目的,当然也并不单纯。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俄罗斯输掉这场战争,俄罗斯的国家地位也不会终止,俄罗斯民族更不会灭亡。停火和谈,撤出乌东四地和克里米亚,难道就意味着一切走向绝路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俄罗斯没有核武器,那么克里姆林宫的确有理由担心。但俄罗斯核武库里的近6000枚核弹,不就是为了防止这一点的吗?

所谓俄罗斯“千年历史的结束”,更是扯远了。蒙古让整个莫斯科大公国臣服了近200年,斯拉夫人最后依然站了起来。沙俄没了,有苏联;苏联没了,还有俄罗斯。

俄罗斯不会灭亡,消失的只会是不切实际的“大俄罗斯主义”,以及对领土的过度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