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电车通

新能源市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5月份新能源渗透率已经来到47.0%,逐渐与传统燃油车市场平起平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场新能源市场的狂欢中,要数国产品牌最瞩目,比亚迪、埃安、鸿蒙智行、理想等品牌都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海外品牌只有特斯拉能撑起场面,其他合资品牌似乎只能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吸引用户。

这些冰冷的数据,给人一种合资品牌全线溃败的感觉。正所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通走访了多家合资品牌在广州地区的经销商后发现,各家品牌对自家纯电动车的态度也有明显区别。

悦达起亚:C位让给EV5,但想破局还不够

小通先来到悦达起亚的经销商门店,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起亚EV5。这款车是起亚在国内市场唯一在售的国产纯电动车,从产品预热到上市,再到后续的新增车型和价格调整,小通能看到官方对起亚EV5的重视程度之高。

在2023年的广州车展期间,起亚EV5迎来上市,当时公布的起售价要比预售价便宜一万元,而且后续推出的起亚EV5长续航版,购车门槛仅为18.48万元起。纵观国内紧凑型纯电动SUV市场,CLTC纯电续航里程超过700km的产品只有起亚EV5一款,而且这一购车门槛很有性价比优势。

起亚EV5长续航版推出之后,车系的销量确实有增长,但销量数据始终无非来到同级别市场的前列。小通与销售人员聊天后发现,不少到店看燃油车的用户,才发现悦达起亚有这么一款纯电动车,最后当中有部分用户衡量自身需求之后,选择从“燃油车党”转移到纯电动车阵营中。

从设计上来说,起亚EV5非常贴合新势力的极简设计风格,不过在其他方面,起亚将实用主义贯彻到底。保留“老司机们”比较喜欢的物理按键是其中一点,起亚EV5可能是新能源市场中保留最多物理按键的车型;此外,同级别车型都没有的车载冰箱、可以往上拉的后备厢地板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车的实用性。

小通试驾过起亚EV5 长续航版,其动力输出给小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高速巡航再加速的能力很强,而且底盘的滤振能力比较强。辅助驾驶系统虽然不能做到高阶智能驾驶水准,但车道居中功能和自适应巡航系统的功底很扎实,座舱内置了该有的音乐、导航等功能。

回顾起亚的营销,针对起亚EV5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该车在北京车展、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等都有亮相,而且在今年上半年陆续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优惠。销售人员表示,目前起亚EV5长续航版提供了最高四万元的综合优惠以及一万元的以旧换新优惠,不得不说在价格方面确实很有吸引力。

只不过按照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的格局,起亚可能走一段路才能迎来销量方面的突破,而且悦达起亚旗下的新能源产品只有起亚EV5一款,若后续能将起亚EV6国产化,或者推出全新的纯电动轿车,对起亚抢占国内新能源市场可能会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

上汽大众:只有走量的ID.3,其他需要“云下定”

大众早在2021年就在国内市场引入了ID.系列,三年时间过去共推出四款ID.系列车型。到目前为止,一汽-大众有ID.4、ID.6和ID.7,上汽大众有ID.4、ID.6和ID.3等车型在售。从销量数据来说,上汽大众的ID.3是整个ID.系列中的销量冠军。

小通来到上汽大众的其中一家经销商门店,发现店内只有ID.3一款车型,ID.4和ID.6不见踪影。销售人员跟小通解释道,这个地区选择ID.4和ID.6的消费者很少,想要买这两款车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订车的方式来选购。

大众ID.4和大众ID.6两款车已经有几年的市场征战经验,消费者对其比较熟悉,每年的小改款也没有太大的升级。倘若该地区确实没有太多用户关心这两款车的话,经销商将更多空间让给其他卖得更好的燃油车也很合理。

2024款大众ID.3的指导价是16.3888万元起,这个信息是直接放在展车旁边的。平心而论,这个价位在国内市场没有太多竞争力,价格在10万出头且空间比大众ID.3更大的纯电动车并不少。然而,大众ID.3每个月能售出7000辆左右,这个成绩在合资市场已经很出色,高峰时期还能售出超万辆。

原因想必大家也是心知肚明,这不过是大众ID.3的“以价换量”措施罢了。小通和销售人员沟通得知,大众ID.3经过综合优惠之后,入门版只需要10万出头,全款拿下大概在12万元左右,分期付款还能在11万元左右入手。当然,这些信息都没有明摆着写出来。

不得不说,10万出头买到一款具有合资品牌影响力的紧凑型纯电动轿车,大众ID.3确实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但对于大众品牌而言,投入几年才有几款ID.系列车型,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网传有消息透露,上汽大众ID.7 S(一汽-大众ID.7 VIZZION姊妹车型)已经亮相在申报信息中,有望在年内上市。此外,来自大众安徽的首款纯电动SUV ID.UNYX与众也已经迎来首秀,年内上市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上汽大众ID.7 S的市场前景其实可以参考大众ID.7 VIZZION,其最高月销量还没有超过3000辆,可见上汽大众ID.7 S未来的竞争压力不会少。在小通看来,给市场带来新鲜感的可能就只有大众ID.UNYX与众,但是其轿跑SUV的市场定位能够吸引多少消费者呢?这点小通暂时打个问号。

广汽丰田:一辆车占据整个“新能源空间”

广东市场的日系品牌经销商门店很热闹,小通来到广汽丰田的经销商店面,发现店内有一个“新能源空间”,这个空间只摆放着一辆铂智4X,角落里还有一些宣传物料和充电桩设备,仅此而已。

和预想的一样,即便是工作日的吃饭时间,不少日系品牌的经销商店里依然有用户与销售人员沟通买车细节的场面。不过,全场唯独这个“新能源空间”,并没有太多用户在此逗留。

广汽丰田旗下只有铂智4X一款纯电动车型在售,不像一汽丰田还有一款丰田bZ3,因此广汽丰田在纯电动市场的成绩可以说并不出彩,官方每月所宣传的电气化车型销量,基本靠油混车型来撑起。

不过,广汽丰田也没有放弃铂智4X,和一汽丰田bZ3采用的“以价换量”策略一样,广汽丰田铂智4X也有不少优惠,推出了至高20000元的置换补贴,并提供“0首付”“日供不到100元”等金融优惠服务。

综合优惠下来,铂智4X的起步价仍超过15万元,扪心自问,虽然国内市场中这个价位的同类车型就只有零跑C10、睿蓝9、奇瑞舒享家等,但或许是丰田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还不够强,又或者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插混动力车型,铂智4X的“以价换量”措施并没有像一汽丰田bZ3那么有效。

最后,小通还顺便逛了一下东风本田的经销商门店,想看看即将上市的猎光e:NS2实车,但销售人员表示,这款车在前些天被拉去做宣传,所以没有展车在店。

实际上,猎光e:NS2是东风本田旗下的第二款纯电动车,首款纯电动车是本田e:NS1。这款车在上市之初主打“不晕车”,但这么一款小型纯电动SUV,价格来到20万元左右,而且续航和配置在同价位纯电动SUV市场没有太强的竞争力,而且设计上并没有摆脱“本田XR-V纯电版”的感觉,竞争力并不突出。

猎光e:NS2作为东风本田旗下的紧凑型纯电动SUV,目前给出16万元左右的预售价,这个价位和定位已经比本田e:NS1更有诚意了,看得出来东风本田对这款新车确实很上心,不知道最终的产品配置以及指导价能否带来更大的惊喜。

对比国产品牌,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的光芒确实暗淡了一些。从销量数据来看,合资品牌旗下的纯电动车确实很难与同级别的国产纯电动车比肩。

然而,合资品牌并非自暴自弃、随波逐流,起亚推出一款性价比的产品与国产品牌竞争,丰田延续“以价换量”措施,大众和本田有纯电动车的相关推出计划等,合资车企仍在努力争取市场份额。

或许,这些品牌也不知道做了这些措施之后,能够换来多少市场份额,但是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已被行业认同,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同时也是相关政策比较齐全的市场,合资品牌要想成为新能源时代的佼佼者,必须要通过中国市场的考验。

倘若合资品牌连这一关都过不了,海外品牌们可能真的很难在市场转型关键期的时刻完美过度电动化时代。为了不成为下一个“广汽三菱”,各家合资品牌只能成为“拼命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