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杯激战时刻,中国体育资讯社区迎来「中场战事」。

文 / 王帅

电影《让子弹飞》结尾,张牧之问黄四郎:「你觉得你和钱,哪个对我重要。」黄四郎不解,张牧之答曰:「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这样的剧情,居然在体育圈上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懂球帝」

6月20日夜,欧洲杯开打第5天,中国体育产业风云再起。一款名为「懂球帝」的资讯App在各大平台静默上线(为方便区分,以下表述称为「新懂」)。

平台信息显示,「新懂」的开发者公司名为「Xiamen Baim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其开发的另一款App,正是直播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氪体第一时间联系多方证实,「新懂」确为直播吧使用此前在「懂球帝」商标争夺战中拍得的商标包装打造的足球资讯App。工商信息也显示,早在4月30日,一家名为「厦门懂球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体就已注册成立,其实控人正是直播吧创始人林云峰,这家公司应该就是未来「新懂」的运营方。

而「懂球帝」方面(为方便区分,以下表述称为「老懂」)事实上在商标争夺战失利后也已经有了盘算。据知情人士透露,「老懂」和直播吧就原有商标的使用问题进行了谈判,曾有意按年租或其他形式向直播吧支付费用,来保留「懂球帝」相关标识的使用权。

同时,他们将之前的「懂球帝(极速版)」进行了改名升级,注册了谐音商标「懂球弟」,并对「老懂」App做了全方位的复制。「懂球弟」App目前已在平台上线可供下载(为方便区分,以下表述称为「弟站」)。据氪体亲自体验,「弟站」和「老懂」在数据层面已完全拉通,甚至会出现「同一账号不得同时登录两款App」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新懂」,登录可发现,目前其也只是把直播吧的内容和数据换了层「绿皮」,账号也默认与直播吧数据连通。据测试,在一些平台上,搜索「懂球帝」,显示出来的还是「老懂」和「弟站」,需要通过直播吧的开发者信息才能找到「新懂」,但在部分手机中,检索「懂球帝」即可同时出现「老懂」、「新懂」和「弟站」。

是的,至少在目前,你的手机上最多可以拥有三个「懂球帝」,颇有真假美猴王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切要追溯到4月。彼时,一则法拍公示引发业界围观:因投资方天星资本资金链断裂遭到强执,受投资关联协议牵连,老懂球帝(商业实体为「北京多格科技有限公司」)的40个主干商标被公开拍卖。

而最终得手方,则让体育行业颇感震惊,一向在行业里行事低调的直播吧(商业实体为「厦门傲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2091.8万元的价格拍得相关商标。该场拍卖已在4月27日正式落锤。

懂球帝商标法拍的竞买记录显示,直播吧在竞拍结束前成功击退了最后一位竞买者连续6轮的进攻,且每次都在对方提价的10秒内予以快速回应。是的,真实的商战,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

而这场震惊行业的中国体育资讯社区商标之争,从4月打到现在,也终于有了阶段性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新APP「懂球弟」违规吗?「老懂」APP能存续到什么时间呢?氪体咨询了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其文化体育娱乐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丁涛律师告诉我们, 用了谐音后两者仍然看上去近似且注册商标的核定商品为同类产品,如果之前商标已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谐音让人产生混淆误认仍然可能承担侵权责任。

据丁涛律师介绍,商标被拍卖其实很常见,此前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是「迷笛」音乐节的商标拍卖案。2022年虽然已经完成了判罚,但由于迷笛方提起了复议,目前仍在执行过程中。

丁律师进一步表示,无论是这次懂球帝还是之前迷笛的商标事件需要给企业提个醒,商标是企业极其重要的财产,尤其是对于文化娱乐体育行业的企业,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商标在市场经营活动中管理、保护和运营,避免重要财产的流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作为体育资讯赛道的T0级选手,直播吧和懂球帝的发家之路虽大有不同,但发展到如今,也算某种意义上的「殊途同归」。

在这个新闻资讯无限同质化、碎片化的媒体时代,如何保住前期积累的用户黏度,并利用其撬动新资源、打出新玩法,成了他们必须硬解的命题。 这场战役后续如何发展我们尚未可知,但以此为标志,或主动或被动,双方都需要从头盘算自己的出路,在未来换个活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播吧,如何「躺赢」时代?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业界看来,直播吧都低调审慎得像个「异类」。

事实上,体育资讯并不算是直播吧「压箱底」的本事。作为国内少有的、以每日赛程赛果及转播平台一览为核心功能的信息集成类App,单是通过精准解决体育迷和从业者这两大核心用户群体关于「今天有什么比赛?结果如何?我在哪里看?」的需求痛点,直播吧已足可保证目标受众的高打开率,坐收千万级流量。

也恰恰是因为核心流量源的稳定,直播吧对产业生意似乎总保持着一份疏离和冷漠,行业走势大好之时,并不趁势下场收割,反倒是在产业泡沫破碎之后,得益于「高筑墙广积粮」攒下的家底,直播吧仍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开拓进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自创立以来,直播吧甚至从未进行过外部融资,疫情期间不但员工薪水不降反升,还趁机招兵买马,扩充了超百人的团队,积累了超2.6亿用户,在当下的体育圈堪称「隐形富豪」。

平稳渡过烧钱岁月和疫情难关后,直播吧也迎来了属于它的时刻。

版权层面,在常态化运营足协杯、超级杯、女超、中甲、中乙、中冠、澳洲NBL等赛事积累经验后,直播吧在C罗转会的第一时间购入沙特联赛版权,并在近两年接连以极高规格完成了中国、巴西、阿根廷三家国家队的世预赛转播,国足36强赛更是录得1.95亿的总收视人次,将积攒的流量适时引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销层面,无论是国足比赛场边的广告露出,还是腾讯NBA转播中的女主播口播,开始把自己当成品牌运营的直播吧已不再满足闷声发财。签下中超山东泰山、中乙陕西联、中冠雄安之光等职业球队的合作,是对职业体育的提前布局;举办首届「足球跨年嘉年华」、和成都市足协签约,则为业务开拓探索了新的可能。

可以说,虽然脚步不算快,但厚积而薄发的直播吧,在体育产业中的每一步都走得颇为坚实,也为如今釜底抽薪式的「偷家」,提供了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此前曾被懂球帝「偷袭」过搜索跳链,但这次商标反击或许 只是直播吧在捕捉到战机后的一次「临时起意」。不过,直播吧可以在 竞拍成功后马上成立运营实体,并在欧洲杯期间完成装载上线推出,谋定后动思路之清晰,可见直播吧积累的资源以及战略雄心。

时代风起云涌,当速成的公司纷纷速朽,似乎一直「躺平」的直播吧,迎来了「躺赢」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懂球帝:关山难越,上下求索

如果最终失去商标,习惯于每天早起打开懂球帝的老铁们,就要重新适应一段时间了。

如前文所述,此次商标拍卖的起因,是由于懂球帝的C轮投资方天星资本资金链断裂。「体育产业独立评论」在报道中指出:投资双方天星资本与懂球帝在企业DNA中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归结为四个字——赌性极强。

反映到行为上,在体育产业「蒙眼狂奔期」连拿数轮融资的懂球帝,不仅迅速复刻出了自己的海外版「All Football」和篮球版「上篮」,还以资金「炮火犁地」向着广告、营销、彩票、电商、自有IP等多条赛道全面发力,风头一时无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承认的是,作为100%靠新闻资讯和水友互动起家的自媒体平台,从公司运作角度而言,相比于直播吧的偏安一隅,某种程度上懂球帝才是更贴近互联网公司运营策略的那个。毕竟,无论何时,商业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在「风口」前搏上一把。

一家公司,在细分赛道站稳脚跟后,主动求新求变,迎合市场趋势,努力开疆拓土,这是很正常的商业逻辑。拥有上帝视角的我们,或许不该反过来用结果全盘否定懂球帝彼时的决定。甚至可以说,对于如何把积累的用户黏性转化变现,懂球帝所做的尝试,也为中国体育产业提供了经验和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是,当产业泡沫瓦解叠加疫情来袭,「上篮」终止运营,不少新业务探索停滞,「步子迈大」的懂球帝一度山穷水尽、融资难以为继,上市遥遥无期,创始人陈聪还被列入「失信执行人」。由此,懂球帝的这一波扩张努力宣告失败——一如「46号文」之后多数体育产业公司那样。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陈聪曾向媒体坦言,2020年是自己生涯的「至暗时刻」。

不过,懂球帝对变现能力的反复锤炼也开始显露成效,公司凭借2020年后半年过亿的营收起死回生。「敢赌」又救活了懂球帝。

之后,懂球帝重新发力。版权、营销、广告、赞助、社会公益、海报话题、线下活动……可以说,直播吧做过的、没做过的,懂球帝都在做。

仅从APP上广告数量和类型来看,即便是在商标疑云笼罩的欧洲杯,懂球帝的广告招商能力也得到了品牌主和行业的认可,在国内体育资讯社区「御三家」里,相较虎扑和直播吧不遑多让,甚至还在近日于全国多个城市投放了线下广告,从业务层面不见颓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一直冲锋在体育产业第一线的懂球帝,过往操作或许并没有忤逆商业逻辑的错误,但归根结底,打仗打的是资源,粮草弹药跟不上,战线就是难以推进。

比如最吃现金流的版权之战, 文中直播吧曾探索过的版权,懂球帝也几乎都同步参与和操盘过,此外他们甚至还 高 调 拿下 中超、德甲 等版权并 「全 部免费看」,一时引发行业热议,成为版权新贵。

然而版权豪赌也的确成本巨大,一直难以成为自洽的商业模式。我们看到,24年4月,懂球帝 连 日本J联赛的转播也在合约未满时便宣告提前中止。而其他不少新生业务,在短期内也很难带来质变,只能继续小火慢炖。

近两年,懂球帝动作依然不断。设立上海分部发力商务,设立杭州分部发力电商与MCN,深度参与国足世预赛和足协杯的周边活动,投放线下广告等等……除了重拾公众号等媒体渠道,还上线了专注于泛足球深度内容的子厂牌「在场外」,持续丰富内容。

最新消息是,懂球帝刚刚还与百度在体育内容AI领域达成深度合作。可见,不管有没有商标之战,「老懂」的产业探索之路都还在继续。这一次,他们还能再赌赢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变局前夜:生存是发展的第一需要

资讯+社区,可以看作是以贴吧为代表的PC互联网时代在自媒体时代的精神遗留。然而,假若把视角拉到更宏大的尺度上,不难发现,整个星球的资讯行业已经走到变局的前夜。

当一个信息点乘以大规模的即时传播,就能完成资讯生产的全过程,在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里,平台所标榜的「差异化」实际已然名存实亡。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又将这一过程推向了零延迟、零人力的极限状态。

对普罗大众而言,哪里都能看到一样的资讯,这是便捷的福音;但对于行业而言,哪里都只能生产一样的资讯,这也许是「末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体》有云,生存是发展的第一需要。面对这必将到来的「降维打击」,趁着流量存量尚在,进行多业务线扩展与转型,就是各家不得不走的道路。于是我们看到,直播吧、懂球帝乃至虎扑,这体育资讯社区的「御三家」,都在这几年各显神通,摸索转轨方向。

就目前局势而言,在2024超级大赛周期前打赢商标之战,直播吧完成了标志性的进击,国内体育资讯社区的版图即将重新划定。但在更大的行业变革面前,这一仗的成败,也已没那么重要。

与其抵抗变化,不如拥抱变化。能早一步顺应时代完成进化的那个,才是最终的强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