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1日讯(记者 黄路)“汽车行业有接近六成的上云使用率。一些中国新能源车企,从‘出生’那天起就长在云上,是‘云原生’企业。”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李强在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4)期间接受财联社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应用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汽车低延时、高可用、高可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在云上切换的多数据中心能够为车联网系统带来保障。

李强说,无论是车企内部数字化转型带动生产效率的提升,还是汽车作为智能终端未来的场景化应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都需要与云展开紧密的结合。

“一方面,车联网产生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是交互式的,云计算可以更低成本高效率进行数据处理。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增加,消费者应用需求提升,可在云上切换的多数据中心能够为车联网系统带来保障。”

在李强看来,在中国的各个行业中,汽车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走得很靠前”。特别是一些中国新能源车企,属于“云原生”企业,这些新品牌具备独特优势。有了云计算之后,企业从研发、生产再到采购和销售全都在云上,不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李强介绍,汽车行业有接近六成的公共云上云使用率,这是过去几年大家共同在行业里不断努力的结果。更多的车企以及汽车供应链企业都能够随时随地使用更加安全合规的算力,同时在云上使用各种新的技术,这也保证了汽车企业持续的创新。中国整体上云比例39%,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像汽车这样的先进产业的提拉。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汽车云市场(2023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中国汽车厂商正积极拥抱公有云,在汽车云基础设施市场中,公有云占比59%,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达34.5%,稳居第一。

李强认为,“云计算的定义正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在广义的云计算概念不仅包括底层芯片、计算网络存储,还涵盖云原生架构、大数据以及再往上层的AI大模型等,这些正在成为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动力。在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云和AI的结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车企创新所需要的技术和服务一定优先诞生在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