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四川交通企业党委书记访谈

四川路桥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刘小波:整体提升 协同共兴 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人民网成都6月21日电 (记者郭莹)近日,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人民网四川频道组织开展的“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四川交通企业党委书记访谈”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路桥集团”)。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刘小波接受了人民网专访,分享四川路桥全力以赴迈向行业领军方阵,唱好“双城记”、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中心点,提升交通枢纽辐射能力,构建低碳智能建造施工技术标准体系、管理体制、循环产业体系的实践和成就。

全力以赴迈向行业领军方阵

向着绿色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建造不断前进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简要介绍四川路桥集团的发展情况。

刘小波:四川路桥集团的前身可追溯至建国初期的川藏公路筑路大军,历史悠久,是四川省属首家世界500强国有企业蜀道集团的下属核心子公司,也是四川省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公路行业甲级设计资质,主要从事公路、铁路、港航、水利水电、房建、市政、矿山及新能源建设、交安机电等“大土木”领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运维管养一体化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路桥集团供图

多年来、我们累计修建各类公路2万余公里、大型桥梁3千余座、特长隧道2百余座,承建了四川省近一半高速公路和长江上游三分之二大型桥梁,在深水大跨径桥梁、复杂地质特长隧道、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工程遍布非洲、欧洲、东南亚、大洋洲的13个国家及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工程承包商,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鲁班奖、詹天佑奖、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菲迪克奖等国内外行业顶级奖项,位列2023年国际承包商第174位、全球承包商第55位。

未来,四川路桥集团将按照蜀道集团战略部署和整体布局,向着绿色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建造不断前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迈向行业领军方阵,全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

唱好“双城记” 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人民网记者: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5年。请您介绍一下四川路桥集团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刘小波:为加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交通方面,近年来,四川路桥集团参与修建了成渝高速、泸渝高速、铜资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以及成渝中线、巴南高铁、成达万高铁等多条高速铁路,为唱好“双城记”,构建起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出了诸多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渝高速。四川路桥集团供图

在市政工程方面,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中子科学基地建设项目EPC建设,助力重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投资方面,四川路桥集团旗下的蜀道(重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27日在重庆高新区正式揭牌。后续,蜀道(重庆)发展有限公司也将积极拓展大土木市场,持续保持房建、市政工程良好势头和开发力度,全力抢抓机场、水利水电、航道疏浚、港口码头等发展契机,致力打造成为重庆属地化发展的综合性施工企业,以切实举措响应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新动能。

整体提升 协同共兴

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中心点 提升交通枢纽辐射能力

人民网记者:为全面落实四川省委“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四川路桥集团作了哪些支撑服务和创新举措?

刘小波:四川路桥集团紧紧围绕省委“引领发展、协同发展、差异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功能,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中心点,不断推动成自宜高铁、成眉地铁等多条铁路建设运营,持续完善成都平原地区多层次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枢纽辐射能力。同时,我们正加快建设成雅、成南等成都放射线高速公路扩容,提升成都平原联动“四区”的能力,促进整体提升、协同共兴。

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我们从20世纪50年代建设川藏公路开始,先后参与建设了久马高速、汶马高速、雅康高速、汶川至川主寺高速公路等,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西部民族区域公路网结构,打造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在攀西经济区,我们参与修建了号称“云端高速”的雅西高速,目前正在快速推进西香高速、西宁高速、宁攀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建设,致力于进一步盘活攀西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形成区域高水平协调发展新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西高速。四川路桥集团供图

在川东北经济区,我们建成了四川省内最长隧道——米仓山隧道,正在加快推进成达万高铁、巴南铁路、镇广高速等项目建设,以最大力度助推川东北经济区打造东出北上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和成南达万沿线经济走廊,持续推进嘉陵江—渠江绿色生态经济带建设。

在川南经济区,近年来,我们建设完成了古金高速水落河特大桥、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神臂城长江大桥等多座世界级桥梁。参与建设了隆黄铁路、川南城际铁路,以及叙古、古金、叙威等多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畅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助力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金高速水落河特大桥。四川路桥集团供图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低碳智能建造施工技术标准体系、管理体制、循环产业体系

人民网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请您分享一下四川路桥集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探索。

刘小波:四川路桥集团依托公司交通建设项目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典型施工场景,通过以数字化支撑智能化、以智能化武装低碳化、以低碳化引领标准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起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融合一体的低碳智能建造施工技术标准体系、管理体制和循环产业体系。

在赋能绿色低碳方面,我们以施工设备“油转电”为突破,全面启动绿色低碳智慧建造高速公路的实施方案,在新投建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期实现重型车辆与施工机具全面电动化。围绕电池标准化、充换电工具标准化和电池银行等链块的补链、延链、强链工作,致力于“换电电池模块、充换站、能交网、数字化平台、绿金体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研究,目前已发布电池及充换电标准化和施工设备“油转电”试点,正全力推进“两机两车”电动化施工设备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面无人摊压。四川路桥集团供图

同时,我们加快布局“光伏+储能”产业链,上游布局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锂、钴、磷矿等矿产产业,中游布局施工设备三电系统、储能系统、移动储能车系统等集成产业,下游打造“生产制造+电站电网建设+共享储能+运维服务”四位一体的新型能源生态圈闭环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三州一市”16条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项目的整体规划,进入分布实施阶段。

在智能建造方面,我们围绕基建建设与服务需求,构建了技术体系框架、数据体系框架和业务体系框架组成的智能建造体系架构,明确了路面、桥梁、隧道三大板块,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移动装备、通信信号、检测监测、养护维修7个应用方向的分类分层设计,通过“模数驱动、轴面协同”,实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畅一号TBM。四川路桥集团供图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四川路桥集团以“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统一思想,基于“1+N+1+1”总体建设架构,再造和优化行业主要业务流程,建立起一个底座、N类应用、一个大脑、一个门户,从云、网、端全面加快数据要素和传统生产要素的融合渗透,持续推动四川路桥集团数字化转型。

其中,项目实施管控与成本预警系统(简称PCWP2.0)作为新一代大型集团项目综合管控系统,通过招投标、合同、结算、支付业务合理管控,逐步成为施工流程无缝化管控、集约经营和内涵式发展的成本模型与成本预警体系,是四川路桥集团产品数字能力的集中体现。

BIM智慧工地系统通过采用BIM、GIS、倾斜摄影等技术,建立风险预知、联动预控的物联网管理系统,着力实现了项目数据聚合、BIM可视关联、整体系统集成计算和全方位管控,是四川路桥项企融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同时,我们持续推动业财一体深度融合,以财务共享为起点,连接前端交易和后端财务,对外记录所有交易过程,对内打通所有业务流程,构建业、财、资、税一体化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打造一流财务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