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去翻一翻你家里边放着的那一大摞保险合同,看看自己买的到底是不是保险吧!

我说实话哈,我不是很清楚现在的保险业务员是怎么教育客户的?但是一个人买了十几二十种保险,我翻翻看了之后,里边一个人身险都没有,这个人还问我是不是把保险买齐了,这种情况真的是很难让我评价。

然后,又同样是这种人,万一真出了问题,比如重大疾病、意外事故之类的,需要一大笔医疗费的时候,发现没有任何一份保单能赔付,又开始抱怨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大家要记住,买保险不是买菜,它是有一个先后顺序的。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按照我下边说的顺序去买,也许会有一些性价比上的差异,但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首先要买的就是人身险了,第一个优先级是重疾险、医疗险和意外险。这三个险种分别对应了重大疾病、住院医疗费用和意外伤残这三种情况。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的固有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三种保险要么是压根儿没买,要么就是保额买的太少了。

这个地方其实是涉及到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早期的重疾险在形式上因为学习的是台湾省和日韩地区所谓的“先进的”万能型重疾险的体系。而这一套体系的主要功能不是保障,是存钱。相信大家也听过当年“就当是存笔钱了”这种话术。那既然是存钱,保障方面自然会在设计上有所缺失了。

比如说,我是真的见过一年 1 万五的保费,重疾保额只有 2 万的万能型重疾险的保单。至于说医疗险意外险,这几年的情况总体来说已经好很多了。早些年赔付上面比较混乱。主要是业务员对于健康告知和免责条款没有正确的认知,出现了大量的理赔纠纷。现在敢明目张胆地说不管健康告知的业务员应该是不多了。

总之你要买保险的话,先把人身险买好,优先是重疾、医疗和意外,只要这三个险种买完了。你可以说是大体上把保险买齐了。这块我额外提一句,重疾险里边儿千万千万不要碰身故责任和定期这两个类型。具体我这里不展开了。

买完刚才我说的重疾、医疗和意外这三种基础的人身险之后。就要分情况讨论了。这里最主要的两种情况就是你有还是没有家庭责任。家庭责任说直接一点就是有没有人指望你来养活。如果有人需要你来养活,那就去买一个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的形态其实很简单,人无了或者是全残,丧失行动能力给一大笔钱。这显然主要是用来解决万一是人挂了,家里人要喝西北风的问题。

当然,反过来,如果没人指望你来养活,那就不用买定期寿险了。至于为什么要买定期寿险,而不是终身寿险。因为定期寿险是解决家庭责任的,而家庭责任是有一个时间期限的。一般是从你参加工作开始到你退休为止,既然如此,只需要保到你退休就可以了。

其实,到这里你的保险真的是差不多买齐了,剩下的几乎所有的险种都是出于理财目的购买的。本质上是储蓄的一种,而不是保险。其实每天都会有人跟我说,想买点儿年金、增额寿、分红之类之类的来存点钱。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先问一句,你的重疾、医疗、意外和定售买不买?

不过很可惜的是,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没有。问为什么没买,一般会告诉我,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我就想买点儿储蓄型的保险,我来存点儿钱。你们琢磨个事儿哈,你都不买人身险了,那出事儿了可不就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的吗?当然储蓄型保险你退保能拿回来现金价值。但是储蓄型的保险是没有杠杆的。比如说你买个增额终身寿,你交了几十万了。真出问题了,退保也就能只能拿回来几十万。要是时间短一点,现金价值还没超过保费。你退保是要亏钱的,这个时候亏了,你又觉得保险不是个东西。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