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实施天津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深化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让东方之花“枫桥经验”在天津港保税区开花结果,由保税区党委办公室、保税区社会事业发展局、空港经济区法庭、天津自贸区渤海调解评估院立足保税区经济功能区定位和产业社区发展特质,探索深化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新实践,推进港产城融合行动走深走实,助力保税区高质量发展,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场地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资源体系共享协同的基础上,建立共享法庭,打造新型产业社区治理模式。各方已就有效运行共享法庭合作机制事宜达成协议,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税区社区共享法庭设立模式为1+9模式, 以空港经济区法庭为中心,联合辖区内9个社区以“不增编、不建房、快落实、广覆盖”为原则,依托现有软硬件设施,以“一屏(屏幕)一线(网线)”为配置标准,打造“线上+线下”多元解纷新模式。借助共享法庭将专业调解组织引流到社区基层基层治理体系中,实现优质法治资源在保税区空港、海港、临港三片区域全覆盖。

共享法庭整合各方力量,具有网上立案、在线诉讼、巡回审判、联合调解、普法宣传、基层治理、培训服务等功能,有针对性地批量、集约、高效处理物业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案件,提高纠纷化解效率。共享法庭运行3个月来,化解物业等社区矛盾纠纷200余件,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实质化解。

来源:空港经济区法庭 刘晓月

编辑:徐鹤文

审核:田瑞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