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李月亮 静女夭夭

每晚八点四十 陪你看世事

被热捧之后,姜萍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

围绕她的奇葩事一桩接着一桩。

先是浙大被骂,接着姜萍被质疑造假。

现在姜萍家又被包围了。

咱们一桩桩说。

01

怪现象一:姜萍家的鸡火了

姜萍的老家,现在成了流量密码。

很多网络博主闻风而动,跑去那个村子搞流量。

姜萍爸爸起初还在家干活。

现在已经不堪其扰,出去躲起来了。

姜萍在准备决赛,也没在家。

她家现在一个人没有,仓库和主屋也都上了锁。

但奈何家里没院子,也没大门。

各路互联网博主就毫不客气地一波波进去,拍视频、做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有个网红博主,直接把人家的厨房门给踹开了。

还有个网红,更是蹲守了三天三夜。

一边口口声声说“不会打扰姜萍家人”,一边接连发了20多条关于姜萍家的视频。

把人家里的房前屋后拍得详详细细,发到了网上。

这叫“不打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还有很多网红,见不着姜萍家人,就追着她家院子里的鸡一通乱拍。

把几只原本平平无奇的鸡,硬是给拍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博主放话:

“她不可能一直被保护起来,考完就回家了,肯定能堵上。”

——真是想流量想疯了。

当地村民说,姜萍火了之后,搞直播、拍视频的人就没断过,

“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网络时代,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网红。

全红婵火,他们堵全红婵家。

孙海洋火,他们堵孙海洋家。

而且这些人是毫无底线地堵着人家门直播,骚扰得别人没法正常生活。

如此没底线地蹭流量,真的好吗?

02

怪现象二:无脑骂浙大

姜萍爆火第二天,浙江大学就被骂上过热搜。

当时姜萍说她的梦想是浙江大学。

热情的网友们就立刻喊话浙大“快去抢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媒体记者联系到了浙大招生办的老师。

对方的回复是:“不好回答,我们都是按规定办事”。

言外之意就是“虽然大家都很期待,但还是不能破格录取”。

其实学校这样回应,一点没毛病。

但评论区还是很快沦陷。

网友们群情激愤,开始骂浙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的意思,就是浙大太死板教条,不懂得“不拘一格降人才”。

可是他们不知道,在高考录取这件事上,还就是得死板教条。

否则浙大今天开了口子,说中专生姜萍在全球竞赛里第十二名,我破格录取。

那第十一名如果是个高中生,可能就会说,麻烦把我也录了吧。

另一个什么华为数学竞赛的前十名也会说,还有我们呢,我们差哪儿啦,要录一起录。

浙大可是全国第三的高校,仅次于清华北大,是无数人的梦校啊。

大家都要来,你让浙大咋办?录谁不录谁?

而这其实还是次要的。

更重要的是,一旦今年破格录了在竞赛里出类拔萃的姜萍。

明年可能就会有富豪操办个全球竞赛,让他儿子拿第一,然后在浙大北大中科大里随便挑。

现在高考这么卷,只要某个赛道有机可乘,这条路就会立刻挤满人。

只要高校(尤其是名校)有了更大的自由录取权。

那些有钱有关系有门路的富豪显贵,就一定会抓住机会为自家孩子量身定做录取资格。

所以伙计们啊,稍微动动脑子想想。

一旦浙大破了格,以后这些口子都是给谁留的?

还轮不轮得到普通人家的孩子?

可别在那嗷嗷叫了,叫得人害怕。

现在高考之所以相对公平,就是因为它有非常严格的选拔机制。

不是你拼爹砸钱找关系就能上的。

教育部门比谁都知道高考机制有很大的弊端,但就是不敢轻易改。

你说为啥?

谁不知道“一分定终身”不科学?

但是你一旦综合衡量别的方面,比如日常成绩,比如是不是三好学生,比如发表多少论文。

这些条件瞬间就会被那些更高明、更有门路的家长利用起来。

最后抢占的是谁的机会?

谁赚便宜谁吃亏?

社会啥样咱得有点数。

所以,浙大也好北大也好,招生办拉下一张死脸来说“不好意思,我们必须得按规矩办事”。

咱普通老百姓得感到庆幸,得给他们鼓掌。

03

怪现象三:构陷姜萍

这两天姜萍遇到了大麻烦——被质疑造假。

数学专业的人发现,姜萍的板书出现了低级错误,有几个简单的符合写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贴出一张成绩单,说姜萍平时数学成绩并不好。

有一次才考了51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位自称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数学竞赛金牌教练的老师说——

他有99.99的信心确认,这个事完完全全是假的,幕后推手就是姜萍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数学专业的大咖判断后,认为姜萍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我的观点。

我个人还是相信姜萍基本没造假。

(不排除这次竞赛王润秋老师辅助了她答题,但她本人应该是有较高数学水平的)

当然,我的判断有可能不对。

我也非常支持大众有理有据地去质疑

因为一个中专女孩在全球竞赛中高居第十二名,力压众精英,确实是个反常识事件。

关键这个考试还是开卷。

现在网上造假的这么多,大家有所怀疑也很正常。

从她的板书上找漏洞,从她的看的书、写的笔记、过往数学成绩找疑点。

这都合情合理。

但是有一件事很重要——

要怀着追求真相的态度去质疑。

而不是嫉妒,构陷,信口造谣,看热闹不嫌事大,不择手段搞流量。

不幸的是,眼下很多质疑就是走向了后面的方向。

前两天,就有人以辩论“姜萍是否造假”为由,开了直播。

一边提出一些很荒唐的疑点,比如说姜萍接受采访时“眼神躲闪,声音不自信”。

一边感谢“兄弟上的小心心”。

吃相属实难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网友,言之凿凿地声称姜萍和王润秋是“师生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人在完全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开始狂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天姜萍就要参加决赛的考试。

不知道这沸沸扬扬的争论对她有多大影响。

也不知道她在决赛能拿个啥成绩。

事实上她成绩好坏可能都证明不了什么。

考得不好,支持者会认为是受影响太大发挥失常。

考得好了,另一派会说她是作弊。

过去有句话,说当战争开始,真相就不存在了。

现在互联网上有些事也一样。

当人们陷入口水战的狂欢,真相就很难浮出水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李月亮 ☽

在姜萍这件事里,特别凸显了互联网时代的离奇。

当人人都有了一个话筒,都可以高谈阔论。

局面就变得混乱。

有些人说话毫无逻辑,胡言乱语,怎么哗众取宠怎么说。

另一些人则毫无理性,盲目跟风,别人怎么带节奏他怎么跟着走。

两伙加在一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乌合之众的冲动,极端,情绪化,无底线。

事实上,那些凡事张口就说、随便就信的,往往又是低认知的人。

当这些人的声音,在舆论里大放异彩。

我们眼前就会是一片混乱,一塌糊涂。

而我们自己,有时也会稀里糊涂地陷入那种情绪,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个。

这真的很糟糕。

所以这个时代,比任何时代都要求你我保持理性,保持判断力。

不胡说,也不盲从。

凡事多多思考,做个清醒的人。

如果你也认同,就点个【赞】+【在看】吧。

──── 全文完 ────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新书《活得清醒》当当网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