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0日,网络宣传活动第三天。“发现团”走进惠州北高铁综合维修车间,观摩不同专业如何协同作业;在惠州北站,领略站房设计建造的独特之美;聆听深圳北站服务举措和“迎春花”服务队的故事;了解江西商会、赣州商会代表讲述的高铁对企业和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观摩深圳北公寓如何服务好高铁司乘人员;在深圳动车所观摩动车组检修和维护的“黑科技”。

高铁运行的顺利,需要多个铁路专业的支撑。大清早,发现团深入惠州北高铁综合维修车间现场,了解铁路人在维护赣深高铁安全运行的幕后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工务、信号、供电、通信、房建等5个专业的6个车间、23个班组,现员206人,其中党员87人。肩负赣深高铁167公里线路固定设备维护工作。

联合调度室,是各专业车间的联合调度指挥中心。各专业人员在此处进行高铁固定设备综合监控监测分析和联合调度,这儿汇集各专业生产信息、管控设备状态、监控现场作业、指挥应急处置等功能,确保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高效有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许多科技化、智能化程度很高的设备,在保障着高铁列车的安全准点运行。电务专业的讲解员介绍了全称为“无线闭塞中心”的RBC信号设备,高铁列车何时走、何时停,以什么速度运行,都由这个“最强大脑”决定。

房建专业的讲解员则以惠州北站为例,讲述如何使用数智巡数据管理系统,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巡检,确保站房状态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广东省内连续强降雨,为避免高铁运行秩序被影响,防洪防汛成为了重点工作之一。一场紧张的工务、电务和供电“三位一体”联合防洪应急演练在车间现场上演。

20余名铁路职工迅速备好抢险工机具,登上轨道车,迅速开往“抢险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深圳供电段两名职工把一台“激光炮”——高空异物远程激光清障仪搬到了特定位置。大家这才发现,在演练现场的接触网上挂着两个塑料袋,而这些轻质漂浮物会影响列车的电力设备。

“激光炮”利用激光照射在异物上产生大量热能,数分钟内,塑料袋燃烧殆尽,发现团队员们发出阵阵惊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州工务段也开出了“迷你豪车”——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小车,展示如何定期为钢轨做“B超体检”。小车最高检测时速为15公里,能高效率精准探伤。

惠州工务段惠州北高铁探伤车间惠州北探伤公区工长陈园从事探伤工作已经12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90后。他介绍:“相比以前手推式路轨仪,这台探伤车减轻了我们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对探伤检出率人为干扰更少。一个天窗下来能检测三四十公里,让我们腾出更多精力放在复杂结构、隐蔽部位和重点地段的探伤检测工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综合维修车间,发现团来到惠州北站。该站站场为7台16线,工程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候车室面积近5万平方米,是赣深高铁在广东省内的最大站房。

惠州北站站房的建筑造型设计取意“惠州岭南名郡之文化”,提取罗浮山恢弘、奇骏之气势,以舒展流畅的线条勾勒建筑形象。去年年底,站房工程荣获2022年至2023年度第二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12时08分,发现团在惠州北站乘坐G6305次,35分钟后抵达了深圳北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北站是深圳市规模最大、接驳功能最齐全、客运量最大的特大型综合铁路枢纽。这里是主要高铁干线广深港线、厦深线、赣深线的交汇处。从这里上车,能直达国内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特大城市以及长沙、武汉、厦门、杭州等主要城市,为大湾区提供了大跨度、高效率的交通模式。

2024年春运,深圳北站实施“畅通工程”,全面改造东、西进站口,补强安检和验证设备。现在即使面对客流高峰期,该站也能做到每小时容纳2.6万旅客“丝滑进站”。目前,深圳北站单日开行高铁最高达800余列,单日发送旅客最高达31.34万人,单日到达旅客最高达29.97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深圳北站成立了由36人组成的“迎春花”服务队。尤其对重点旅客提供精细化、点对点服务。他们每日开展粤语、英语和铁路知识信息的学习,并运用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为港、澳同胞以及外籍旅客解决语言不通等出行问题。

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务队队长周妍岑介绍:“我们在站外和站内,都可以接受旅客重点服务预约。日常情况,我们每天接到重点旅客的工单大概有80个,节假日会高达200多个。”自成立以来,“迎春花”服务队累计服务重点旅客突破9万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北站的安检仪,电梯、空调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湖南铁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负责。深圳北站区团支部书记夏欣然介绍,每日,他们要对36台安检仪,78台电梯,270台检票闸机和445台空调进行日常巡检,并安排周期性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今天,企业家代表也来到这里,为发现团成员讲述赣深高铁开通后带来的交通便利为企业带来的利好,以及地区产业发展的更大变化。

“我们是一家实体经济企业,全球充储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总部在深圳和东莞,江西吉安有一个3000多人的制造基地。赣、粤高铁的联通,不管对企业家的生活也好,还是工作人员也好,生活工作往来都变得无限便捷。”深圳市江西商会执行会长、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昊透露,“现在我们商会里有几家企业,都加大了在江西的投资。我们也在吉安遂川做了二期和三期的开发,按研产销一体化的准备来打造一个百亿产业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市赣州商会轮值会长、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明清说:“我们公司是做激光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总部在深圳。在广东江门,江苏常州,四川成都都有很大的生产基地。目前我们也正在考虑,回家乡进行投资。”他介绍道,赣深高铁的开通,改善了赣州的投资环境,提高了通行效率,让外资和国内投资者都认为赣州是一个投资入口。“我也希望也期待赣深高铁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缔造成一个经济走廊,振兴沿线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发现团来到了深圳北高铁生产生活基地。这里是广铁集团规模最大、设施最全、接待人员最多、保障力度最强的综合性基地。基地内的深圳北行车公寓有客房708间,日均接待1536人次,他们是来自北京、上海、郑州等多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高铁司乘人员。

入住公寓手续的办理十分便捷。通过智慧公寓系统,公寓实现了全流程智慧化、精细化管理。这里还有VR体验区、健身区、台球区、乒乓球区、休闲区、健康室、阅览室、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排练厅……让职工能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方式。

在公寓食堂,厨师现场用精湛的刀工加工果蔬,精致的果盘随之摆出。那边,炒菜机器人迅速做出一锅菜,色香又味美。“这里太赞了!我都想来这儿上班。”发现团的队员打趣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发现团抵达动车“4S”店——深圳动车所,探访动车组安全运行背后的“黑科技”。

深圳动车所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动车所。该所目前配属动车组115组,运营线路除了赣深线,还有广深港、京广、厦深、张吉怀等线路。

这里有被喻为“千里眼”的动车组远程监控PHM系统,有兼具拍照和照明功能的摄像手电,还有可以远程操控的动车组车底检测机器人……在智能工具间,存放超过4000件动车组检修工具,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检修人员可以如超市购物一般,简单快捷地借取和返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团成员进入检修库,现场观摩动车所最会拍照的“职工”——车底检测机器人。机器人对一标准动车组要拍摄图片2108张,故障识别准确率达100%。当发现故障后,系统会提示故障分析员,经过确认后,相关信息便会发送至现场作业人员iPad手中,为维修提供便利条件。

在这家粤港澳大湾区“4S”店,种种“黑科技”不仅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还为现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记者 徐媛 卓悦

编辑:林浩

审核:赵灯 赵岳

监制:曾佳梅

广州打造世界级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武广高铁推动珠三角产业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