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记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在谈及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时写到:

“当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

“世界战争史上还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未作出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

文中所说的“重大胜利”即指被中方称之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印方称之为瓦弄战役的1962年中印两国由于边界争端在藏南地区和阿克赛钦展开的军事较量。

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中国在这场冲突中军事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和胜利。

但取得大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却并没有就此收复本属于中国的领土,而是于1962年11月22日零时,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12月1日更是主动从藏南占领区后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3月1日,解放军全部撤出“麦克马洪线”,又继续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的中方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外,做出了单方面宣布停火和立刻撤军的决定,与印军脱离接触。

长期以来,中印两国学者在中印边界冲突研究问题上分歧重重,对中方在边界冲突取得军事胜利的情况下宣布单方面撤军的原因也更是缺乏系统的解答。

为此,本文将依据解密档案,从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等维度探究中方主动宣布单方面撤军的原因。

学界现存研究成果曾就撤军原因做过不同的解释。

印度学者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以印度为受害者身份进行战争过程研究和客观对中印边界历史、争端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两种,对于中国无条件撤军原因主要持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狄伯杰为代表,认为中方在战争中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在国内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选择撤军。

狄伯杰认为中国政治目的之一是为向美苏及世界表明新中国仍具备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则是为了稳定西藏,一方面向达赖表明不能寄希望于印度进行分裂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对印度支持达赖分裂中国这一行为进行警告。

因此在迅速取胜达到政治目的后,选择撤军。

第二种观点则是从两国军事实力对比的角度展开分析。

比姆·桑德认为在美苏对印度进行包括军事援助等多方面援助的情况下,战争一旦陷入长期对峙,在后勤保障供应、国民爱国情绪动员等方面将对印度更加有利。

因而,中方选择单方面撤军,避免陷入长期作战。

中方学者对中印边界冲突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多将中印边界冲突放置西藏议题,或中印关系中进行研究。

但涉及到中方单方面宣布撤军的原因探究,上述文献均未能对撤军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那么,为什么解放军会从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地区撤军呢?而且直接撤回1959年实控线20公里以外,显然是放弃了这次自卫反击战的占领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看了多份解密文件后,尝试分析撤军原因,出乎很多人意料,后勤困难并非撤军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