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柳叶刀学术↑↑


6月19日,南京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前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奥运冠军、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2017年入学,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惠若琪迎来毕业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采访中我多次被问道:到底是打球难还是学习难?我的回答是:回答你这个问题最难。然而,当我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没有热爱,一切都难。”

惠若琪表示,未来,自己将持续深耕职业排球以及排球产业领域,“也希望更多学者能够为排球发展提供智库,为项目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惠若琪还曾在微博中晒出自己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新华日报消息,毕业后,惠若琪将入职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成为一名教师。她说,“我希望把我的所学所得在未来教学中带给学生们,不仅仅通过体育项目让他们收获健康的体魄,更希望他们能收获一个强大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死而生 用生命打球的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中午时分,随着惠若琪在网前高高跃起,排球重重地砸在塞尔维亚女排的半场,举国沸腾……惠若琪的这一记探头球,将中国女排送上了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的宝座,时隔12年,在雅典奇迹之后,中国女排再次站到了世界之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如同宿命的安排,最合适的那个人完成了对对手的致命一击。只是,大家可曾知晓,这名时年仅25岁的女排队长,曾经经历过何种炼狱和磨难,才毕其功于一役,在里约决赛的舞台上,爆发出惊人的能量,震慑全场。2015年,惠若琪在女排世界杯出征前夕查出心脏问题。在第一次手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在里约奥运会开始前6个月的时候,惠若琪毅然决然的接受了第二次心脏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女排,惠若琪曾两次在鬼门关徘徊。她青春,活力四射,在场上义无反顾;她嘶吼,肆意庆祝,在场上忘乎所以。每一次大力扣杀,每一次奋力跳起拦网,每一次鱼跃救球,每一次双手叉腰调整呼气……大家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惠若琪却淡淡地告诉队友,“即使倒,也要倒在球场上”。她是用生命在打球,当最后决胜一球落到地上,大家悬着的心也安稳下来,看着惠若琪大叫着又蹦又跳,那时她脸上流淌的泪水,是咸的,也肯定是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涵养的富二代

惠若琪出生在一个家境殷实的文化之家,父母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父亲惠飞是一家上市企业的高管,作为90年代的研究生,热爱体育的他还曾在大学期间担任过排球队的队长。母亲许雪媛是一名数学老师,就因为女儿对于排球的一腔热情,使得原本对排球没有多少兴趣的她,竟默默一人将《排球女将》一集不差的看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家境优越,但惠若琪的父母对自己的宝贝女儿依旧是高标准严要求。当时,惠若琪还在南京市业余体校排球队训练,被任命为队长,一次输球后摆出队长的姿态埋怨队员。发现这事后,惠飞生气地教育女儿,“大家一起在场上打球要团结,你作为队长更是要鼓励队友,什么时候学会埋怨人了?你要是不想打,就别打了”。此事对惠若琪影响很大,自此以后学会了在自身上找问题,并在郎平治下的女排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队长。

来源| 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惠若琪、央视体育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