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比亚迪推出了9.98万的 秦L 参数 图片 )和 海豹 06以后,各家车企大佬纷纷跳出来号召「反内卷。」

虽然大家都没有点明要指责谁,但各种说法都不难让人猜到是比亚迪

此外,有媒体连续两周透露,比亚迪当周新增订单突破10万辆,月销40万似乎就在眼前。

如此一来,大家都能想到秦L和海豹06的市场破坏力了吧。

面对着比亚迪的强势,价位相近、且是纯电代表的小鹏MONA M03即将登场应战。

此外,新车还顶着「年销10万辆」的目标。

这一局,小鹏能有把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ONA M03,不是100%小鹏的产物。

去年小鹏用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买下了滴滴的“达芬奇”造车部门。

MONA,就这样被小鹏接手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小鹏透露,「MONA花了50亿元去研发,其实滴滴的完成度非常高,这已经是一台准量产的轿车了。」

如此一来,实际小鹏能做的也不多,例如在造型方面。

在MONA M03公布外观图以后,不少人都联想到了埃安S。

其中,两者的箭型大灯和侧面造型都有着一定相似之处。

结合滴滴2021年的造车节点,及其网约车业务属性之后,大概可以这么推测——

MONA计划的对标对象,正是埃安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何小鹏一直以“高颜值”来形容直面MONA。

能够体现这点的,离不开MONA M03的轿跑车身姿态。

新车尺寸为4780x1896x1445mm,轴距2815mm。

作为参照,埃安S对应的尺寸是4805x1880x1545mm,轴距2750mm。

就车身高度一环,MONA M03就较之埃安S低了100mm,这也更加突显出其运动造型及低风阻系数。

Cd0.194,小鹏直接亮明了MONA M03作为「全球NO.1低风阻量产纯电掀背轿车的卖点。

而在头部空间有所挤压后,想必MONA M03将借助其长轴距优势,尽可能为后排靠背提供不错的倾角。

值得一提的是,MONA M03的轴距还比秦L长了25mm、较之小鹏P5多出47mm。

后排大空间,已然是MONA M03的明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重家庭用车的MONA M03,清楚「大空间」是热销的绝对保证。

而放眼当前的纯电紧凑型轿车领域,数得上热销的代表没几个。

埃安S,可以说是MONA M03的唯一对手。

去年埃安S卖出了超过22万辆,成绩应该说是相当突出。

如此看来,何小鹏给MONA M03提出的「目标年销10万辆」,实际不算过分。

只要做到埃安S的一半体量,这更是MONA M03的真实想法。

更重要的是,跟埃安S通吃B端和C端市场一样,MONA M03也将面向B端市场。

何小鹏说过,「MONA会先在C端渠道推出,几个月后才会推向B端市场。」

按计划,MONA M03将部分返销给滴滴这位老东家。

难怪何小鹏有底气说到,「首款车会是A级车里的爆款,月销目标1万台,产能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认为MONA M03有能力成为爆款,除去因为同级竞品少以外,新车实力也是摆在了台面上。

MONA M03准备了最大功率140kW和160kW的两个动力版本,据悉续航也将超过500km。

如此搭配,跟指导价售14.98万起的埃安S Plus基本相当。

但要知道的是,MONA M03的定位仅是「10-15万级。」

换言之,MONA M03将拿出其价格杀器,捅破埃安S在15万级纯电轿车市场的领先屏障。

而参照今年前5个月,埃安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3.4%的表现。

看来,小鹏MONA M03的机会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小鹏MONA M03身上,我们不难看到埃安S的一些影子。

在两者的造型、动力、续航等表现接近之下,只靠性价比来拿下对手,这并非小鹏一贯的作风。

此外,尽管官方早已说了,MONA M03是脱身于滴滴的娘胎,且定位只在10-15万级别。

但,小鹏并不打算随便应付了事。

反而,它要让MONA M03成为主流市场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小鹏曾说到,「MONA是一个颠覆创新的全新物种,希望它成为全球AI智驾汽车普及者。」

「M03,是一辆带有高阶智驾功能的A级轿车。」

「小鹏,将成为中国首个将高阶智驾能力带到10-15万元A级车市场的车企。」

「同时可实现盈利,并将面向全球市场。」

小鹏XNGP,将成为MONA M03打响名堂的关键抓手。

结合近来小鹏的端到端方案已经上车,不排除MONA M03或将打出「首款10万级应用端到端车型」的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留意的是,不久前何小鹏还指出,「论全国都能开,我们肯定排头名。」

如此表态,不难看出是在反击华为智驾的“遥遥领先”。

在去年的「AEB比武」当中,华为凭借着更出色的表现,使其“全国都能开”的主张一下占据了领先实力的标签。

这一仗,多少让小鹏跌落了神坛。

而随着MONA的将至,小鹏很快就提出了,将智驾战场转移到10多万元级别。

反之另一边的余承东,当下则在对外“诉苦”,「低于30万的华为智驾都是亏钱的。」

这一高一低的主张,不难看出两者地位的分化。

再者,近来车BU CEO靳玉志指出——

「有些人说15万以下车型也具备高阶智驾能力,这更应该说是非常初级的L2级能力。」

MONA M03,是时候用实力去证明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小鹏,向来对MONA M03充满了信心。

他认为,价格在10-20万之间,既漂亮、空间又不错,还有智能,这都是MONA的优势。

何小鹏强调,MONA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将是现在同类车型的2-4倍。

正因为这样,小鹏曾不惜为MONA投入更多资源,给到它「新品牌」的发展定位。

何小鹏在一开始指出,MONA只是小鹏第二品牌,甚至是第三品牌的开始。

因此,MONA还打算之后将有「数百家独立的经销门店。」

大干一场,原本已经写在了小鹏的计划事项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何小鹏亲自道出,「MONA是小鹏的一个产品系列。」

定位更迭,已然说明了MONA的拓展难题。

今年前5个月,小鹏累计交付新车共4.1万台,同比增长26%。

反之5月特斯拉在国内卖出超过5.5万辆,其单月成绩已然超过了小鹏今年的累计表现。

外界信心不足,这大概是MONA没能实现自立门户的拦路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何小鹏提到,「2024-2027年的中国智能电动车淘汰赛已经开始。」

随着淘汰赛进程的深入,资金、资源都将成为企业至为关键的底牌。

正因如此,基于小鹏品牌还没完全站稳,且市场已然充斥了足够多的新品牌。

如今MONA选择回归小鹏品牌,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但要注意的是,过去小鹏提到了,15-35万元是其主销区间。

并且何小鹏还说过,「在MONA品牌推出以后,母品牌的下限定位会往上一点。」

而鉴于这次MONA的调整,小鹏的价格体系难免也要重新再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ONA,提出了10-15万元的价格定位。

换言之,MONA M03将突破原来小鹏的价格底线。

这,固然可以解读为“小鹏下决心发力拼决战”。

但同时,也基本框住了小鹏品牌的价格天花板。

说直接点,35.98万起售的小鹏X9,大概率已是小鹏品牌车型序列的顶尖了。

这般决策,没有绝对好坏。

而结合这些年小鹏的发展来看,选择向下走,也许比起向上拓展要更容易些。

如此一来,M03及之后的MONA系列车型,注定要承担起小鹏基本盘的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小鹏提过,目前MONA规划了3个车型,且每个车的规划量级都很大。

他指出,第2款车也定位在15万级以内。

「10-20万级市场的空间够大,这是头部车企的必争之地。」

「这个价位的销量要求,比起20万级别的要多很多。」

何小鹏清楚,未来小鹏的主要发力空间在哪。

也因为这样,小鹏输不起MONA M03的市场首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来,各车企老大「反内卷」的表态都火出了圈。

而在“卷与被卷”之中,一些谣言也随之出现了。

有传言指,王凤英向何小鹏提交了辞职信,不过前者很快作出了澄清——

「中国汽车行业越来越卷,从卷技术,卷配置,卷价格,一直到今天开始卷舆论。」

「各种乱象,各种造谣,作为30年的老汽车人,我感到特别痛心。」

后来,何小鹏也下场辟谣,表示传言纯属子虚乌有。

话虽如此,汽车行业的动静,向来是无风不起浪。

尤其是,该传言的出现节点,正值MONA M03的首发之际,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小鹏MONA M03,这一把是不成功便成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上还是向下,处于夹缝中的小鹏终究是作出了决定。

作为过去头部新势力的代表,小鹏的地位多少要高于哪吒和零跑。

但随着理想的销量突围,加上华为、小米的强势崛起,此前的新势力三巨头也到了要解体的阶段。

找准定位,这时候对于小鹏来说尤其重要。

比起小鹏有过的纠结,哪吒和零跑则要干脆得多,而它们果断选择的“下探”,如今都换来了不俗表现。

迟来的小鹏,这下该发力追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