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彭总因为对“大跃进”运动的意见问题,受到大会错误批判并长期赋闲。由于老帅在军队任职多年、下属将领极多,所以彭德怀的观点是有很多人支持的,不少仗义执言的知名将领,59年后也被降职甚至离开军队。像邓华、洪学智等功绩显赫的开国上将,受到的牵连都比较严重,甚至下放到地方省份管农业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庐山会议讨论时,还有一位开国上将,也替彭总讲了公道话,就是赵尔陆。赵尔陆态度鲜明地维护老帅:我认为彭总的用心,其实是很好的。他讲了真话,彭总一直都是个敢讲真话的人。赵尔陆发言时已经进入“批彭”阶段,大会的调子很明确,他却仍然出言维护彭德怀,可见赵尔陆跟彭总一样,也是那种“敢讲真话”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言一出,没有什么人敢附和赵尔陆,但不少同志心里是赞许的,也很欣赏赵尔陆的胆气与品德。因为这番发言,赵尔陆受到了组织者的批评,并被要求写检查。在压力之下,赵尔陆不得不违心写了一些材料,暂时过关了。他并没有在59年被列入所谓的“军事俱乐部”,其实按照他发言的性质和分量,够“资格”入围,只不过赵尔陆生涯之中没有直接跟随彭德怀的经历,算不上嫡系将领,所以没有受到更严厉的追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情也没那么简单。彭总事件发酵期很长,转过头来的1960年,麻烦还是再次波及到了赵尔陆身上。他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诬为“漏网分子”,又被揪出来进行批判,这次受到的影响比前一年更大。赵尔陆是非常优秀的军队后勤干部,此前担任过二机部、一机部部长,在国防工业领域颇有建树,1960年他再次检讨后,被调离岗位去国家经委当了副主任。这跟邓华将军的情况倒是有些像:长于军事指挥的邓华,1960年离开军队当了四川副省长。专业不对口,其实是对人才的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回来,既然赵尔陆不是老红三军团的人,也没有像邓华、洪学智、万毅那样跟着彭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为何却如此敬重彭德怀呢?要在逆境中不顾个人安危,去维护处境艰难的老帅,并不仅仅是“人品厚重”几个字就能草草解释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彭老总虽然性情刚烈,不时训斥下属,但在和赵尔陆的多年接触中,却非常爱才惜才、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赵尔陆是心知肚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红军时期,彭、赵虽不在一个军团,但都属于中央红军。赵尔陆后勤工作干得好,长征时采买羊毛、组织战士们织毛衣御寒,这一做法被推广到了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很高兴,让大家积极学习赵尔陆的经验,从此他对“赵部长”留下很好的印象。抗战时聂帅想把赵尔陆从八路军总供给部调到晋察冀军区,副总司令彭德怀很舍不得:因为赵尔陆负责梳理粮弹供应,能让前线指战员不必分心。后来聂荣臻几次给毛主席打申请,终于“挖”来了这一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期间,又是赵尔陆组织军工生产、负责供给朝鲜前线,这令彭老总非常满意,他多次向毛主席、中央军委点名表扬赵尔陆的工作。两位将帅几十年来的关系,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彭总从没对赵尔陆红过脸,赵尔陆也是倾心敬重元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后勤干部,赵尔陆对于大跃进期间的全国乱象、以及基本的工农业生产规律,有着很清醒的判断,他能挺身而出支持老帅,也就不出人意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59年的事情,赵尔陆几乎一直在做检讨,这种状况持续数年。后来兜兜转转,他还是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军工领域,继续贡献力量。但好景不长,身体状况不佳的赵将军,1967年2月在工作时突发急症,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内,后经抢救无效病故,年仅62岁。他是我军57位开国上将中,离世较早的几人之一,令人惋惜。彭老总1966年被强行从四川带回北京,赵尔陆离世那段时间,恰恰也是老帅个人处境最艰难的时段之一,第一时间并不知道将军病故的消息;几年后彭总得知赵尔陆已经不在了,心里极为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