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一系列广东非遗作品亮相广州图书馆。在这场“粤非遗 粤精彩”非遗这十年传承教育创新成果展暨系列体验工坊上,多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10年来的优秀作品一一展出。

此次展览系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广州轻职”)联合广州图书馆举办,展期为6月21日至7月15日。现场展出了广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创新成果,荟萃了谭广辉、尹志强等多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10年来的经典作品,展示了涵盖广彩、木雕、玉雕及押花、剪纸、乞巧等内容的传承现状与整体风貌。精巧的手艺、独特的技法,让观众们连连称赞。

值得一提的是,一众大师展品旁,还有广州轻职学生的作品。这些年轻人的作品与非遗大师的艺术作品遥相呼应,是“双导师双学徒”创新育人模式教育成果的展现。

广州图书馆党委书记黄广宇表示,广州图书馆举办了多场“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也在策展理念和展陈手段上不断加强探索、与时俱进,致力让“非物质文化精神”通过一件件有形展品、新媒体科技手段的加持、展陈氛围的营造,以及传承人、策展人、讲解人在展览过程中的不断宣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承千年文脉、纳四海新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广州轻职党委副书记、校长黄艳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宣传展示岭南文化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学校对广州传统工艺美术人才职业化教育的特色成果,同时为广州轻职继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提供实践指导。

事实上,在全社会日益强调增强历史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广州中职学校早已在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上,有所作为。本次展览参展大师之一、广彩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谭广辉大师提到,在广州轻职担任客座教授的日子里,他每周都会走进教室,与学生们分享广彩、传统工艺与文化历史的知识,并亲手指导他们绘制广彩,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梁伙权表示,将继续深化与学校的合作,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共同培育热爱岭南文化、富有创新设计理念且精通传统技艺的青年才俊。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汪永智教授肯定了广州轻职在开展非遗项目职业教育的成绩,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大师与徒弟、教师与学生的作品,多维度展现广州轻职岭南非遗的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

文、图 记者 崔文灿 通讯员 何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