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是一名战无不胜的大将军,还有勇有谋;不仅在活着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在死去之后,还能让七十多名敌对者的家族付出生命代价。

这样的事,恐怕史无前例,也没有来者。这个能想到空前绝后毒计的人,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起是卫国人,出生在战国初年。

战国是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年代,真理在箭矢的射程之内。因此战火不断,英雄辈出。在这个大氛围下,优秀的男人无不想学习军事,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名垂青史。

吴起也是如此,他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事家,指挥千军万马,谱写传奇。立志之后,他从小就刻苦练武,苦读兵书,具备了成为军事家的潜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吴起学成之后,背着行囊走出家门,出去推销自己。没有名气,没有资历,也没有人脉的他,每次都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起家境比较优越,可以说是家财万贯。但是再怎么有钱也经不起这么折腾,一来二去,把家里的钱也花个差不多。

原因很简单,出去推销自己是要花费的,不光是路费,还要给人送礼。时间一久,家里的钱花了个七七八八,昔日的富家公子,变成了穷光蛋。

听说吴起的遭遇后,街坊邻居看不起他,还在背地里笑话他。每次他疲惫不堪地返乡回来,大伙就在背后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瞧见了吗?那小子又回来了。”

“看他那无精打采的样子,甭说了,又没谈好。”

“吴起这小子,想当官想疯了。”

“这家伙真不自量力,也不用镜子照照,自己是当官的料吗?”

“要我说,他家祖坟上就没有长那棵蒿草!想当官啊,下辈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些议论,吴起心中的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失望而归,又饥又渴的他,心里本就窝着火,大家的议论火上浇油,让他失去了理智。吴起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从家里拿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刀,对着众人砍杀起来。一时间刀光闪闪,血肉横飞,惨叫声一片。

不一会,那议论他的十几个邻居就躺了一地。吴起一看自己闯祸了,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不敢继续待在家里,只能远走高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去和母亲告别的时候,吴起咬下胳膊上一块肉,发誓说:“娘啊,儿这次出去,如果不能当大官,就不再回国。”

之后,他到了鲁国,拜孔子弟子曾参的儿子曾子为师。

不久,家乡传来消息,他母亲在对儿子的思念中撒手人寰。吴起很想回去埋葬母亲,但是一来自己是个在逃犯,二来自己发过誓,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

曾子是儒家老师,最讲究孝道,见这个学生如此不近人情,大失所望,就跟他断绝了师徒关系。

吴起无奈,只好另投名师,据说是拜到了鬼谷子名下。吴起寒窗苦读,学习兵法,已经具备了指挥军队作战的能力。

但他的命运并未马上改观,仍然没有人具备识他的慧眼,吴起这颗宝石也只能被埋没在泥土中,黯淡无光。吴起没有灰心,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这匹千里马,总有一天会遇到伯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当时北部大国齐国大举入侵鲁国,鲁国虽然弱小,却也不甘心认输。

鲁国国君赶紧召开军事会议说:“都到这样的节骨眼儿了,大伙要积极向我举荐人才,率兵抵抗。”

这时候,有人发言道:“有个叫吴起的小伙,精通兵法,有指挥能力。”可是随即有人表示反对说:“不行啊,大王,这小子的老婆是齐国人。”

鲁国国君一听犹豫起来:“也是,万一他吃里扒外怎么办?”

吴起得知之后,第二天来求见鲁国国君。

一见面二话不说,将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放在了案板上。

鲁君一看大惊失色,问:“吴起,你把谁给杀了?”

吴起淡然说道:“大王,你不是担心我亲近齐国吗?现在我把老婆给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君非常感动,不再怀疑吴起,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给了他足够的权力。吴起不负众望,他率领军队以弱胜强,大败齐军。

鲁君很高兴,说:“吴起如此能干,我要提拔他当将军,这样,我们鲁国就不怕邻国入侵了。”

这时候又有大臣跳出来阻止说:“大王,万万不可。”

“为啥?”

“吴起这小子,心胸狭小还非常残忍,他杀妻子就是明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我们不相信他啊。”鲁君说。

“还有呢,他当初在卫国的时候,就是因为大家嘲笑,他挥刀乱砍,把那些人全杀了。”大臣又说。

听大臣这么一说,鲁君也动摇了,不再重用吴起,对他不冷不热。

吴起一看,我干脆走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如果说之前的他对自己的能力还有所怀疑的话,现在打败齐国军队之后,彻底有了自信。他来到魏国,理直气壮地向魏文侯推荐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国是和赵、韩三家一起分晋诞生的国家,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灭亡,成为魏的附庸国,封地仅剩濮阳一巴掌大的地方。

魏文侯是个雄心勃勃,励精图治的君主,广纳人才,不拘一格。

魏国的西邻,是强大的秦国,它经常受到强邻的欺负,不少土地被占领。这时候的魏国,亟需一名大将,能提高军队战斗力,抵御强秦的侵略。

魏文侯十分欣赏吴起的才干,当即任命他为魏国主将。

吴起掌握军权之后,并没有着急用兵,而是着手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因为他知道,再好的兵法,如果没有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也是白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国当前面临的主要敌人是秦军,秦军是战国七雄中最能打的,号称是虎狼之师。要想打败秦军,可不是容易的事。吴起决定建立起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来应对战场的复杂局势,做到战无不胜。

经过他的一番努力,战国时期一支现代化的快速反应部队——“魏武卒”诞生了。

这支部队可以说是以一当十,所向无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让敌人闻风丧胆,闻之色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夸张地说,魏国的这支部队是独一无二,没有对手的。

同样是训练军队,为什么吴起能打造这样一支神兵,他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士兵技战术水平是最基本的。只要经过训练,各国将领都能做到这一点。然而士兵能打还不行,还要让他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要让他尝到长期的甜头。

吴起规定,只要是选入这支部队,家里的徭役赋税就全免了。不光如此,政府还可以分给你住宅和土地。即使你老了打不动了,也别担心‘国家负责养老,解除你的后顾之忧。到了战场上,如果杀一名敌人,就奖励一两金子,战斗结束奖金立即兑现,绝不赊欠。

杀敌多了,就能原地提拔你当官,只要有战功,就能晋升,不管你有没有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想进入这支部队也不是容易的事,可以说是十里挑一。

加入者必须体力超强,能穿三层重甲(重量几十斤),还要背的动吃三天的粮食,携带五十个箭矢和一张弓、一把长刀、一把短剑。带着这么多东西,还要健步如飞,一天能走百里。不光如此,打仗的时候,你要能拉动十二石之弩。

十二石之弩是个专业术语,很难将其说得清楚,我们只须知道,这个弩机的射程是800米,你必须有足够的臂力,才能拉动。

有了这样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吴起底气足了,他立即带兵开赴前线跟秦军交战。刚开始,秦军根本没有把魏军放在眼里,毕竟之前这支军队是怂包软蛋,屡战屡败。

真正交手起来,秦军才发觉不对劲,好家伙这帮家伙战斗力太强悍了,跟换了一支部队一样,根本就无法抵挡。很快,秦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用了很短的时间,魏军就收复了五座被秦军占领的城池。魏武卒一战成名,让人闻之胆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起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始终保持这冷静的头脑。他跟士兵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平时,他不穿制服,跟最下等的士兵穿同样的衣服。吃饭,他不开小灶,蹲在那里,跟士兵吃一个锅里的饭。行军的时候,他不坐专车,跟士兵一起步行。要求战士背多少军用物品,他也背多少,一点也不少背。

付出总有回报,吴起跟士兵同甘共苦,赢得了士兵的尊重,打仗的时候他们无不舍生忘死。这一来,秦国不敢虽然入侵,魏国的迅速强大起来,国际地位也如日中天。

吴起立下如此大功,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说白了,还是因为妒忌心作祟。

魏文侯死后,儿子即位,是为魏武侯。这时候的国相,是一个名叫公叔的人。此人很受重用,娶了魏武侯的女儿。但是他心胸狭窄,妒忌吴起的才能,把对方看做眼中钉。

公叔就想到了一条诡计,明着劝说魏武侯将另一个女儿嫁给吴起,暗地里却让自己的小姨子故意怠慢吴起。

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傲慢,果然不愿意答应这门亲事。公叔就对魏武侯说,你看看你看看,吴起这样做,还不是瞧不起您,是对魏国有二心,为自己留退路。这也难怪嘛,他本来就不是魏国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武侯信以为真,渐渐疏远了吴起。吴起见武侯不再信任自己,只好离开魏国,投奔楚王。

楚悼王早就听说吴起大名,想聘用却求之不得。如今见他来到又惊又喜,随即任命他为国相。

在吴起的整顿下,楚军战斗力得以迅速提升,在南摆平了百越,在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并且打退韩、赵、魏三国联军的进攻。即使是西部强大的秦国,跟楚国交战也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以此来看,吴起是楚国的大功臣。可是楚国的王室大臣却对他妒忌得要死,心说一个外国人如此重用太不应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悼王死后,尸骨未寒,一场阴谋开始酝酿,厄运一步步降临到了吴起的头上。王室大臣急不可耐,派属下对吴起发动突然袭击。

吴起虽然在战场上用兵如神,但在宫廷阴谋的暴击之下毫无防备,一时无路可走。眼见得自己活不成了,吴起不甘心,想到一条毒计。

在追击者的箭雨之下,身中数箭的吴起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趴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上,并从身上拔出一枚箭矢插在楚悼王身上。等士兵很快追来时,吴起已经气绝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子得知去世的父亲也身中箭矢之后,大怒,将追击吴起的兵士处死,还将这些人的长官以及其家人全部处死。据史料记载,由于射杀吴起而受到株连被处死的王公贵族有七十多户人家。

吴起确实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他指挥了76场大战,大胜64场,因此被称为“亚圣”,在中国古代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却死在小人手里,死在了无处不在的嫉妒心上,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吴起的悲剧说明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中国古代,一个有才华的宠臣,尤其是手握重兵的空降CEO,很难在职场上得以善终。

原因无他,人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