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是不是经常能在网站上,看到关于“新能源车”很多谣言:

诸如,诸如电车辐射大,容易掉毛发;电车加速狠,易让人心梗;电车续航虚,闹得人心惊…等等。

曾经我认为这些话语,都是针对中老年人的套路,大多都是不可信的“谣言”,就是为了让大家继续买油车罢了。

但最近我突然发现,在这些谣言中,有3点居然是真的,且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现在知道还不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上去不可思议,但一旦了解电池的特性后,你就会发现这个“策略”其实非常合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相对消费者而言,车企更怕电池被“误用”。

听着似乎很儿戏,毕竟,“藏电/锁电”和“合理使用”之间,有必然关系吗?

其实还真有!

真相是,如果不实行“锁电”或“藏电”,消费者往往会频繁的“过充”和“过放”,从而对电池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出现安全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大家不太理解,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比如,我们可以将“过充”比作给“气球充气”。正常情况下,给气球合理充气,肯定没问题;但如果试图挑战气球的极限,它往往会爆炸。

电池在过充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电解液可能过热,产生过多的气体,增加内部压力...这会导致电池结构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同样地,“过放”也有害无益。

在电池使用中,如果电压过低,会使电池内的化学物质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这同样会永久地损害电池。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车企也故意藏了一些电。

理解这些原理,我们就知道车企的初衷了。所以,也无需再纠结这个点,甚至想打开这个限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加载中…

虽然很多车企承诺很美丽——8年16万公里,甚至终身质保。

但这就好比一段“美好的感情”,曾经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当面对生活的困境时,问题便接踵而至。

一方面,质保服务只是表面功夫。

直白点说,除非电池容量暴跌至70%以下,否则,即使你感受到续航能力的大幅下降,也别想激活这个质保。

不仅如此,质保通常只涉及最简单的维修——换掉几个表现最糟糕的电芯,稍作平衡,似乎就“履行义务”了。

这听起来无懈可击,实则很难让电池回到最佳状态,能恢复到90%容量,就算谢天谢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质保条款中,还隐藏着许多免责的小字。

比如理想汽车的要求是,车辆如果停放超过三个月,或未按手册要求进行定期保养,从而导致的电池故障,不予以质保。

特斯拉更狠,电池一旦放电到空,由此引发的损害,都得自己掏腰包。

除极个别车企外,对于质保免责的细则,都有严格要求。

因此,在签下购车协议前,细读其中的每一行字很重要——这会关系到你最长远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加载中…

其实这句话说对也不对,严格意义上来看,这句话应该是“没有家充,最好不要买增程汽车”。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2点。

其一,就是纯电续航比较短。

虽然现在的增程汽车,纯电续航已经来到了300公里了,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依旧不靠谱。

比如,某增程汽车宣传有300公里的cltc续航,换算成wltc续航,就剩205公里了——简直不要太虚。

关键是,增程汽车最后20%的电量,还会开启强制保电。

就这种的情况,最多跑个150公里,就要去充电了。

如果没有家充,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不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是充电速度很慢

很多人买增程之前,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快充技术”是纯电汽车的专利,增程汽车真的很慢…

具体有多慢呢?

从实际的测试来看,最高也就70kwh的样子,超过80%会折半,超过90%继续减少。

也就是说,一块40度的电池,纯电汽车往往20-30分钟解决的事情,增程汽车要充1个小时。

因此,没有家充的情况下,最好别买增程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了这么多,最后,回到话题的开头,其实关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谣言真是不胜枚举,其中大部分都是假的。

但抛开那些内容不谈,以上“3个谣言”,其实是真实的情况。

大家买车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注意好这些细节,否则,很容易就掉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