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点要想记清一个知识点,依靠的从来不是机械式背诵,而是对于概念的透彻理解。但这样的深入认知从何而来呢?最近,DK出品的系列图书,再次将自然、宇宙等大千世界,展现在孩子们面前。除了高清大图外,这些科普图书还以一一对应、思维导图等方式,将枯燥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跃然纸上,不仅看着生动易懂,还以清晰的条理脉络、让孩子真正理解万事万物存在并运转的奥秘。

DK出精品,这句话果然不假。

最近又有两套DK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科普彩绘书,又再次光荣占据了小朋友书房中的C位。

它们分别属于:“我的第一本科学简史”系列;以及“Life Cycle(生命循环)”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ife Cycle(生命循环)”系列

“Life Cycle(生命循环)”系列共两本:《DK水循环》以及《DK生命循环》,更适合7-15岁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书延续了DK科普一贯风格,以各种精美的流程图,以及思维导图的方式,一一对应万物发展的一个阶段

大千世界尽在眼前

比如它给孩子讲植物,就会把一棵树的整个枝干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季节,详实又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恐龙族群,用的是编年体的时间流思维导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到恐龙个体发育,用的是直接对比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各种高清大图外,这套书还成体系地,带着孩子从不同维度、不同领域,对这个世界展开了积极探索。

比如同是宇宙主题,它不仅能从时空的维度,从宇宙诞生讲起,一直到恒星的诞生和消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能带着孩子从化石里,看到宇宙万物的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生命的演化过程中看到宇宙历史的经过,以及从人类对宇宙原理的学习中看到宇宙的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示万物循环的特点

像在水循环中,全书就从水的来源讲起,有不断奔涌的冰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空中的云和飘落的雪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也有“人工智能”的水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保障宇航员的国际空间站水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自然到科技,让孩子们真切感到万物互联。

生物、化学、物理、历史等知识一网打尽

我们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它们都来源于自然,因而,这套书在探索宇宙、地球、生命的过程中,也能帮孩子追溯课本上学到的那些知识的本质。

仍以水为例,在生命里,水是细胞的生命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是人体的血液循环,都离不开水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对人类不可或缺,农业时代,水能灌溉耕地,帮助人们播种和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业时代,水为轮船运输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上丝绸之路和大航海时代开辟了人类的工业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气时代,水作为天然的发电动力,帮助人类点亮了万家灯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天时代,水的可循环帮助人类探索的步伐迈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看似不同的知识点,经过“水”的串联和组合,都生动地展现在孩子的面前,让他们知道原来书本里那些概念在地球的演变、生命的进化中有那么多重要的作用!

也是在这样生动的展示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能理解学科的奥秘,难怪这套书在前年的时候,获得了五星好评,直接霸榜了Amazon的儿童畅销书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各地的老师、家长,都对这套书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家长说书太美了,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以把它作为很好的教学参考。

而下面这位是名老师,她说超级喜欢这套书,而且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对孩子特别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第一本科学简史”系列

“我的第一本科学简史”系列,共三本,分别是能量、建筑和宇宙。适合5岁以上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能量这本书的扉页上,作者写了一段话。他说:宇宙间的万物皆是能量,认识能量,就能更好地认识宇宙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光是能力,对建筑和宇宙那两本也同样如此:认识建筑,就能更好地认识人类文明;认识宇宙,就能开启发现自我之旅。

通过能量认识人类的发展

能量这个主题是中学物理必学的内容,,比如力学、热学、电学,这背后都有“能量”的身影。

能量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导引,人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从蒸汽到电气再到核能,人类获取能源的方式,就决定了人类的发展。

因此,通过“能量”,就能对物理、对历史、对科技发展有更好的认知。

书里给孩子讲力学,会先讲势能再讲应用,因为力的作用带来的势能是人类最早利用能量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里给孩子们讲热学,会先给孩子们讲热能知识,再讲热能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能最典型的应用就是蒸汽机蒸汽机是由热能转化为动能的应用,它带来了第一次机械革命,也带来了人类能量应用的高效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再往后走,人类对热能的应用愈发精巧,内燃机从单纯的蒸汽转化变为结合了更多传动系统的动力机械结构

喷气发动机则是依靠持续做功来供给动力,简化的机械结构带来效率的提升,这也是人类在热力学的又一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里还借用“能量”这个大背景,给孩子讲了许多前沿的科技发明与物理学知识

比如核聚变与核裂变的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能作为清洁的未来能源,大规模应用的路途也许很遥远,但是人类如何使用能量的变化其实就是人类科技发展的具象化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学习能源的发展简史,正是在下孩子心中埋下学习科学的种子。

探索数学和物理之美

在《建筑简史》中,我们能看到建筑中的数学之美。

有这种利用数学的韵律之美,几何的对称来体现建筑风格和美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用立体几何中球体和圆柱体知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数学理论,设计出兼顾舒适度和建筑成本的现代化公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会用到各种数学形状的建筑结构,几何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学的数量关系,几何的平面与立体之美,就在建筑学图纸的铺开过程中直观展现在孩子眼前。

《宇宙简史》这一本小书则从孩子的好奇心出发,把各个星球作为讲述主体。

书中,星球的高清照片占据了书中的大片面积,细致地讲述太阳系中星球们的独特之处。

比如,太阳系的星球上有不同的地貌,比如金星上的马特山,几乎和珠穆朗玛峰一样高。而火星上的奥林匹斯山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会看到各种星球里藏着的天文学知识,比如月亮为什么总是用同一面对着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会通过各个星球上的物理知识来感受行星最典型的特征,比如大气压强和风速的变化如何塑造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还能在它们的运动周期中学会离心率和相对论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行星,高科技设备也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环,宝贵的行星知识正是因为有了设备的帮助才能便捷地学到。

所以它还会给孩子讲国际空间站的组成以及各个部分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及开启孩子太空探索之路的航天火箭

拆解完各个部分的火箭不仅能满足娃对它们的好奇心,甚至还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套绘本都遵循着“先讲现象,再讲原理,结合课本”的知识展现方式,带我们观察能量、建筑和太空背后的理科知识,在轻松的阅读体验里开启理科学习的兴趣大门。

“生命循环”系列及“第一本简史”系列

已上架外滩教育

扫描下图小程序

立即购买

注:周末或节假日发货可能有所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