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著名的“府院之争”,是指1916年至1917年以大总统黎元洪为首的政治势力和以国务总理段祺瑞为首的皖系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两派势力本就因为总统和总理的权限问题而争吵不休,一战后期又因为要不要参加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而斗得你死我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理被总统免职

在这场斗争中,段祺瑞力主对德宣战,并召集亲近自己的各省督军,召开了“督军团”会议,鼓动他们同意对德宣战;接着,在国会开会讨论时,段祺瑞又派人大肆干涉,假借“公民团”的意愿,要求参会的议员必须通过对德宣战的议案。结果,段祺瑞的行为引起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又被揭露,黎元洪便瞅准机会,于1917年5月23日下令撤销了段的总理职务。段祺瑞堂堂皖系首领,手握重兵,岂能被“光杆司令”黎元洪欺负,他表面不动声色,一面暗中筹划,打算用武力驱逐黎元洪、解散国会;另一方面,派出亲密助手徐树铮,四处活动拉拢盟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支持总理,要与中央断交

此时盘踞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的张作霖与北京城近在咫尺,自然受到皖系重点拉拢。加上段祺瑞和张作霖也算老交情,早在袁世凯时期,身为第27师师长的张作霖与第28师师长冯德麟争夺奉天省军政大权。在这场斗争中,黎元洪支持冯,段祺瑞则支持张作霖。后来由于段祺瑞的鼎力支持,张作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谓“投桃报李”,此时的张作霖,作为奉天省督军,自然坚定地站在了段祺瑞的一边。

1917年5月16日,张作霖致电段祺瑞,声明拥护对德宣战,表示无论什么情况都要“执鞭弭以从公后”。在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一职的次日,张作霖又立即发电慰问:“国是未宁,公遂去职,默瞻前途,不胜懔栗。”5月28日,张作霖致电黎元洪,强烈要求恢复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否则就要率领麾下部队和底盘与中央“断绝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统被迫解散国会

接下来,在安徽督军、皖系大将倪嗣冲带领下,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拒绝听从总统黎元洪的命令,张作霖也趁机积极响应,再次发布强硬通电,宣布与中央脱离关系,并威胁黎元洪: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当率辽奉子弟,直捣京师,惩彼奸人,卫吾社稷。”6月5日,张作霖抽调麾下部队组织1个混成旅,号称“救国军”,入关向北京进发,想黎元洪集团进行武力威胁。

在各省督军及借口调停府院之争而入京的“辫帅”张勋压力下,黎元洪于6月13日通电全下令解散国会,随时给张作霖等人一个台阶。张作霖等人也就坡下驴,于6月19日至22日先后宣布取消独立,张作霖也在20日发表宣告“取消脱离关系名义,服从中央,于国人共谋更始”。为了表示诚意,张作霖电令已经入关的部队立即撤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勋复辟取消独立,扩充两个师

虽然是一场仅仅持续了20多天的闹剧,但张作霖却占足了便宜,其在独立期间,截留山海关税款34616.64元,并查封银行资产,将印花税、烟酒公卖两项收入也充作军费,总计截留了中央款项40余万元。他还利用各省纷纷扩军的契机,将后路巡防营与骑兵第2旅合并扩编为第29师,任命结义兄弟吴俊升为师长。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新上台,以再造共和功臣自居,独揽北洋政府的军政大权。恰好此时,张作霖的老对手冯德麟一时糊涂,竟然进京支持清廷复辟,结果身陷囹圄,其所属第28师群龙无首,很快被张作霖吞并。至此,借助府院之争期间一场“独立”闹剧,张作霖的部队从1个师扩编为3个师,为下步吞并吉林、黑龙江,组建强势奉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